隨著開學季的到來,玩了兩個月的學生們回到校園,電影、電視劇市場一下子變得平淡下來。
《戰狼》意料之中的沒有突破十億大關,最終票房只停留在9.2億。
作為一部有不少瑕疵的電影,這個票房已經很高了,要是換了出喜劇之外的其他類型,票房肯定要打點折扣。
經過之前的狂熱、興奮期之后,觀眾也逐漸冷靜下來,認真地審視電影的缺點。
不過,不管是誰,都不會因為這些批評的聲音而生氣。
就像吳經說的,他接受任何對于電影本身的批評,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水平。
但是無腦攻擊愛國,這是誰都不能接受的。
現在也差不多都過去了,更何況之前“龍太子”房祖明和新晉小鮮肉柯鎮東涉毐一事,也鬧得沸沸揚揚,吸引了不少的注意力。
《戰狼》算是順利、成功地結束了結束了為期40天的放映了。
不過下畫之后,電影頻道一個星期內重播了三次,收視率全部是電影頻道近段時間的新高。
而且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線之后,網絡播放也是迅速殺進了排行榜前列。
可以預見,《戰狼》的成功和影響力,不僅僅局限于上映的時段,電影頻道的觀眾大多都是些年紀偏大的觀眾,這些不屬于電影院的受眾,也認可這部現代軍事電影。
影響力和票房全都大獲成功,雖然沒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甚至還沒有《變形金剛4》票房的一半,不過李謙覺得已經完美了。
九月份也就沒有什么片子,這個時段一向是全年最冷的檔期,就幾部好萊塢大片上映。
當然,一些小成本電影也趁著這個時候上映了。
涌入影視行業的熱錢越來越多了,但是靠譜的導演就那么些,自然就滋生出了太多的爛片了。
俗話說,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堵一堵,摩托變路虎,這些資本也就是在堵,反正都是些小成本電影。
也促進了行業的繁榮,給行業底層的演員、導演、編劇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
大環境好了,對每一個人都有利,華陽傳媒的市值已經暴漲到320億。
錢就真的只是一堆數字了,沒兩年漲了兩百億,沒有什么比這更瘋狂的了。
光羨、樺策等影視股,不管經營情況如何,也全部大漲,一個個都兩百億市值了。
當然,除了大環境之外,幾家上市公司隔幾天就爆出來一個并購的新聞,新聞一出來股票就大漲。
甚至還有新聞說光羨在魔都閔航區將要拿地1200畝,打造華國電影世界樂園,和當地區政府都開了發布會。
雖然好像地還沒拿到,不過股票已經漲完了。
李謙的未來影業也有些收購案,實際上并購就沒有停過,不斷地吸收業內優質的影視劇制作團隊、營銷宣傳團隊,大大小小的公司、工作室也收購了七八家。
不過,不是上市公司,也就沒有天天上新聞。
并購了一大堆公司之后,啊貍和企鵝兩大股東,就開始催著想要繼續融資了,天天想送錢過來,李謙都沒搭理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