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娛樂新聞除了一些大事之外,最吸引眼球的無疑是名人和名人之間的沖突了。
每次一有名人之間的沖突,哪怕只是捕風捉影,都能讓熱鬧好一陣子。
媒體無疑是最希望看到名人互掐的,暑假《小時代3》和《后會無期》上映的時候,媒體們無時無刻不在制造郭金明和韓晗這對老冤家之間的沖突。
吳雨森這說了點《返老還童》不好的話,媒體立馬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全都出動了。
于是乎,新聞就變成了這樣:
“吳雨森新作《太平輪》打造國內最強戰爭戲,痛斥李謙虛構歷史:《返老還童》里的戰爭戲純屬臆想!”
其實關于《返老還童》里抗米援朝的戰爭戲,過去四天里也有觀眾議論,只是占比重不多,而且沒有過于丑化、美化任何一方,所以討論的人并不是特別多。
可是吳雨森這番話一出來,直言李謙瞎吉爾拍,倒是讓這個話題火了。
畢竟吳雨森也是國內有數的大導演,要是換了個名不見經傳的導演,觀眾們才沒興趣知道他說了什么呢。
“其實之前我一直想說了,只是怕被噴,《返老還童》里的戰爭場面感動是感動,精彩也精彩,但是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同樣讓人數的志遠軍,竟然能壓著米粒堅陸軍打,還動不動就是殲滅戰。”
“沒錯,我也覺得不太合理,真要是這么牛逼的話,當年就不會只打到38線了,干脆直接把米軍趕到海里喂鯊魚去。”
“說實話,我還是沒搞懂那幾場戲怎么贏的,兩場殲滅戰都是摸到敵人陣地附近偷襲,然后就贏了,后面那場阻擊戰,一百多人攔住對方上萬人,感覺像是李謙拍的三連攔住了,所以才攔住了。”
“內地也就只能拍成這個樣子了,不把志遠軍拍厲害一點,怎么過審了,內地的戰爭片看看就行了,較真你就輸了。”
“李謙這么年輕,對那個時代的了解都是YY出來的,不過也確實有點太扯淡了,同等人數的志遠軍都能正面全殲同等人數的米軍了。”
“還有后來第三場在敵人陣地潛伏的戲,一個個被子彈掃射,被燃燒彈點燃的士兵,竟然全都不一聲不吭,真以為志遠軍各個都是邱邵云啊。”
......
或許是大導演的開懟,給了觀眾們很大的底氣,質疑聲還不少。
已經南下路演的李謙,新一天的大中午,在電影院也聽到了這樣的聲音。
一位年輕的眼鏡男開口就是質疑,“李導,北棒戰爭完全就是靠人海戰術打贏的,死那么多人,根本算不上多光彩的勝利,可是你在電影里卻把志遠軍拍的莫名其妙地強大,兵力相同就敢和米軍正面進攻,還全殲敵人,不覺得這是自欺欺人嗎?”
人海戰術,也是對志遠軍的普遍說法,用人命堆出來的勝利,再加上很多媒體、公知也是這樣說的,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公認的事實了。
甚至李謙都看到過一種離譜的說法,說是米軍完全有能力一舉消滅志遠軍的人海,但是殺生過多,有違米粒堅的尊重生命觀念。
怕殺生過多,那還來打仗?
一邊說翔難吃,一邊大口大口吞?
網上腦癱多,李謙其實本以為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網民們也只是在網上會瞎幾把說,現實中都是正常人。
不過,聽這個眼鏡竟然說,不算光彩的勝利,李謙就意識到,自己是高估了某些人的智商和情商了。
李謙也懶得罵人了,臺下又不止這一個,還有兩百多名觀眾呢,是得好好給這些年輕人普及一下歷史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