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壓下心里的厭惡,李謙笑笑道,“我知道,很多人對于志遠軍的有誤解,就像南棒電影《太極旗飄揚》里演的一樣,大量志遠軍扛著紅旗,手持槍械,漫山遍野地向目標沖去。
這就其實是某些人的有意宣傳,導致大家陷入誤區,就像很多人認為鬼子只要進攻就是萬歲沖鋒,北極熊只要進攻就是人海,米粒堅進攻就是扔炮彈雨,德意志就是裝甲集群,法蘭西就是掉頭往回跑......”
把大眾對各個國家軍隊的普遍印象說了一遍,李謙突然反應過來,言語貌似有些不恰當,不過也無所謂了。
可李謙這日常辱法,卻讓原本一本正經聽著的觀眾卻一下子笑噴了。
現場的氣氛也為止一輕,從之前滿場嚴肅討論國家大事,沒變成了輕輕松松地說電影。
那名發難的眼鏡卻很不爽,“米軍回憶錄就是這么記載的,密密麻麻漫山遍野都是人,難道不是人海戰術?”
李謙搖搖頭,“先不說其他國家怎么樣,單說咱們志遠軍,所謂的人海,只是視覺感官的出來的結論,我為了拍這半個小時的戲份,也查過很多資料,今天有空就給大家講講。
抗戰早期,我軍確實使用過人海戰術,那些上萬人進攻幾百人鬼子無果就是人海戰術,但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事實上現代戰爭已經不是靠人堆就能贏的了。
一戰時期的凡爾登絞肉機,就是典型的人海戰術失敗的例子,十個月雙方死亡七十萬人,最高一天之內就死了六萬人,從那以后,人還戰術就沒落了。
而我軍自從抗戰后期開始,就開始大規模運用三三制步兵戰術,這個詞可能大家都聽過,不過大部分人都不理解其中的含義。
三個人呈三角隊形組成一個戰斗小組,三個組為一個班,三個班(一個排)為一個戰斗群,班長和組長負責戰斗群的之間的聯系。
而一個27人的戰斗群展開后可以覆蓋800米寬的戰線,一個團最少都有有27個這樣的戰斗群,也就是說一個團最起碼能夠覆蓋十公里的戰線。
當然,實際上部隊不可能一字排開,在進攻中,三個人呈三角隊形組成一個組,三個組又成一個另三角隊形,不斷地擴展成一個個三角隊形,任何一環缺失,后面都有人能夠補上,這個陣型,大家可以百渡搜一下。”
聽到李謙這話,有好奇的觀眾們拿出手機,問起了渡娘。
李謙就接著說道,“三三制戰術在北棒戰爭中是發揮到了極致,再結合電影中的夜襲,往往是在一個非常近的距離對敵人發起攻擊,且戰斗群一波接著一波,給予足夠大的進攻壓力來彌補火力上的不足。
因此在一些米軍基層士兵眼里,志遠軍就如潮水一般涌過來,當他們認為進攻的志遠軍兵力有一個營的時候,實際上或許只有不到一個連。
當他們認為一波火力覆蓋能炸死十幾個志遠軍戰士的時候,實際上志愿軍可能只是傷亡了兩三個人。
這不像很多影視劇里展現的那樣,幾百人擠在一起沖鋒,機槍一梭子下來撂倒七八個人,一發炮彈下來炸到一大片。”
看著手機上的三三制戰術陣型,聽著李謙講的話,觀眾們已經在腦補出了一個團上千人以這種戰術展開的戰斗集群。
既分散,又聯系緊密,不會被一發炮彈一下炸死一大片,進攻時卻能集中火力。
原來如此!
觀眾們第一次從這方面了解了當年的戰爭,這筆那些從精神、意志力的角度更直觀。
“所以,以訛傳訛的人海戰術就是這么來的,敵人看到的是人海,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多人。”李謙笑笑,說出結論。
“如果有不相信的,可以去看看米粒堅一些專業的書籍,不要去看帶有宣傳性質的書,那都是為了掩飾他們的失敗,掩蓋我軍的強大,實際上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對我軍的這個戰術有深入研究了。”
說完,李謙看著那個眼鏡,問道,“這么說,不知道這位觀眾朋友了解了沒有。”
眼鏡有心想要反駁,可是他壓根就不了解那場戰爭,所有的一切都是網上看來的,并且依然不相信李謙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