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行業變化這么大啊!”
京城某個會所里,李謙和吳經、徐征、寧昊、文幕野、齊玉昆、蘇侖他們齊聚一堂,給郭凡接風。
酒足飯飽之后,郭凡對如今的電影行業也是感慨萬分。
“都快變得我有點不認識了,這才兩年多啊,要不是老大的電影在上映,我差點都以為在國外呆了五六年呢。”
剛吃飽喝足就感傷春秋,倒是讓其他人有些奇怪,齊玉昆不解道,“怎么變了,在米粒堅呆了兩年呆傻了?”
“電影行業變得我都有點陌生了,現在都是些什么電影啊。”郭凡說道。
“現在的電影怎么了?”眾人更奇怪了。
李謙笑笑,“老郭說的也沒錯,這兩年對于電影行業而言,是一個特別的年份,雖然票房頂層沒有什么變化,但是整個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尤其是今年,《爸爸去哪了》、《后會無期》、《小時代3》、《匆匆那年》、《奧門風云》、《京城愛情故事》這些四億票房以上的片子,這些內地市場的中堅力量,除了《戰狼》、《京城81號》之外,幾乎如出一轍。
掛羊頭賣狗肉、電視劇翻拍、小說翻拍,而另一部破十億的《西游記之大鬧天宮》,也是翻拍的,而且爛的出奇。
這些“新生力量”的出現,再加上吳雨森和江文的連續撲街,尤其是被行業和觀眾寄予厚望的江文,這次可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算下來,老一輩的大導演們,幾乎全軍覆沒了。
行業,一下子好像突然就更新換代了,換的就是這些翻拍、改編、跨行導演的片子,占據了市場中堅力量的80%。”
這......
聽李謙這么一說,眾人有些愕然。
他們就在國內,每天都看著行業的變化,但是并不覺得什么。
這就像一個小孩子,你天天看著他,不會發現很明顯的改變,但要是兩年才見一面,再次看到的時候就會感慨,這孩子長的太快了。
細想下來,好像真的是這樣,行業變化太大了,尤其是年度票房前十的國產電影,絕大部分都是翻拍片。
而以往那些熟悉的導演,一個個都不見了,甚至那些大牌演員,在票房前十的電影里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少。
“我們可做不到李導這樣,一年一部電影連番上映啊。”徐征苦笑不已。
今年他們幾個,除了吳經之外,一部電影都沒有上映。
《泰囧》的續集劇本還沒出來,《唐人街探案》春節上,《鬼吹燈》明年暑假不知道能不能上,《楚門的世界》續集周星池劇本也沒出來,《心花路放》殺青了還沒做后期。
兩三年、三四年才拍一部電影,這才是正常的頻率,甚至這都算快的了,畢竟需要合適的劇本,沒有就自己創作,需要靈感需要時間。
李謙搖搖頭,“不僅僅是你們沒有片子上映,可能你們都沒發現,是創作群體和觀眾變了。
觀眾越來越多,經濟條件變好,再加上長久以來的觀影習慣,看電影只是一場普通的娛樂活動,只要有一點娛樂性觀眾就愿意花錢走進電影院,觀眾沒有多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