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能夠在板門店談判簽協議,憑的不是武器裝備,憑的是勇氣和犧牲,金城戰役不是一個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的故事,它是這些人為了勝利集體犧牲的故事。
把犧牲這個把勝利之本帶給觀眾,讓觀眾明白,我們因何而勝,而不應該拘泥于那種大兵團作戰方式來呈現。”
李謙皺了皺眉,打斷了他的話,“等等,管導說主題是犧牲?”
被打斷了的管琥有些不爽,不過李謙是坐在面試官的位置上,也只能忍住了,回答道,“沒錯,這事我的看法。”
“可是,金城戰役,我軍是大勝,一場大勝的戰爭,主題卻是犧牲,管導不覺得有問題嗎?”李謙反問道。
“京城戰役打贏了沒有錯,但是勝利也是通過犧牲取得的,沒有犧牲何來勝利?”管琥也反駁了李謙的話。
我擦,還抬起杠來了。
李謙搖搖頭,“金城戰役,我軍勢如破竹大勝,以犧牲為主題的話,那管導想拍個什么故事?”
見李謙不再反駁,管琥略有些得意,“金城大戰是勝利了沒錯,可是勝利的道路上是慘烈的,正在這勝利前的慘烈,往往比勝利也有意義。
在金城戰役之前,有這么一段局部戰役,我軍為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兵力,志遠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以供大部隊過河參戰......”
“是金剛山下的金剛川?”這次打斷管琥的是賴培康,這么重要的獻禮片,他當然是完整地了解過整個金城戰役了。
“就是金剛川!”
管琥聲情并茂地解說道,“我們可以不將鏡頭對準正面戰場,而是聚焦戰爭勝利前的戰地一隅,圍繞一座木橋,一個工兵連修橋,一個炮兵連掩護的局部激烈戰斗,來折射戰爭的殘酷,致敬那些英勇犧牲的先輩!
一座橋,不斷地面臨轟炸,而這座橋正是我軍的生命線,如果不能過河,就會影響正常戰役,所以必須拼死搶修,一個個前赴后繼地犧牲,正是戰場各個角落里無數這種犧牲,才鑄就了金城戰役的勝利!”
賴培康和陸處長面面相覷,本來說的是金城戰役,怎么一下變金剛山下的渡江之戰了。
“那金剛川這場局部戰役,管導打算怎么拍?”
李謙突然有了點不好的預感,難不成《金剛川》就是管琥拍的?
“以小見大,工兵連一個個在敵人炮擊、轟炸下前赴后繼犧牲,支援的炮兵連炮手,為了掩護工兵連,為了保護這座生命線般的木橋,和敵人轟炸機展開對決,最終因為火力的巨大差距英勇就義。
先遣偵察連,這些普通的戰士們面對的全是空中來襲,所有的人都死去了,為的就是一個目標,這是不被常人看的見的犧牲,我覺得價值特別大,是非常動人的,也是對先烈的一個很好的紀念......”
管琥幾乎是脫稿講完了自己的構思,洋洋灑灑上千字,說著說著自己都激動了。
沒錯了,就是管琥拍的。
李謙無語了,還真碰到了。
“行了,管導還是認真了解一下歷史吧。”
管琥立馬面色不善地質問,“李導什么意思?”
“金剛川上的橋梁,不是前線突擊線,而是載重補給線,主要是為了運送物資裝備,不是運送兵員,更不是掩護大部隊過江。
至于所謂的物資匱乏,也是不存在的,金城之戰我軍物質充盈,火力大于敵軍,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我軍就調集了1100門火炮,半個小時之內,1900噸炮彈就傾瀉在敵軍陣地上。
即便是守金剛川這座橋,我軍防空火力也非常充足,不存在被動挨打犧牲的道理,所以管導的方案,我覺得不是很好。”
“可是我覺得這樣拍更能體現我軍的精神,況且電影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從另一個方面來拍,完全沒問題。”管琥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