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包括去年大賣八億多的《老炮兒》的導演管琥,2012年他就寫了個《八百壯士》的劇本,不過當時管琥打算造一個蘇州河兩岸實景的拍攝場地,需要花費巨大,沒人肯投資。
《老炮兒》的大賣,黃忠軍才愿意給他投資,可也只是一部分,另外的缺口還在拉投資中。
《八百壯士》資金沒到位,管琥也只能暫時先放下,不過看到李謙的發布會,兩部戰爭片,一部長篇外加6個單元。
獻禮片,政府出錢,而且也是戰爭片,管琥立馬就動了心思。
花了兩天的時間把六個人物和金城戰役了解了一番之后,管琥立馬就開始準備自己的策劃方案。
大半個月之后,到了“面試”的時候,管琥也信心滿滿地帶著自己關于金城戰役的方案,出發前往中影。
面試地點定在中影,國企的地盤,不過當然不會一窩蜂的一群導演在房間里等著,喊到名字就進去。
畢竟都是行業里有名有幸的導演,搞得跟會所小姐姐一樣。
面試分批次,錯開來進行。
管琥來到中影,在會客室里做了一會,就被請到了大會議室里。
會議室的長桌一邊坐滿了人,賴培康、李謙還有電影局制片處陸處長,以及他們倆人的下屬。
“陸處長、賴董,李...”
管琥一一打了招呼,可是到李謙的時候,感覺有些別扭。
這種宛如領導和下級的打招呼用在李謙身上,管琥都有點說不出口。
李謙倒是不以為意,依然低著頭看著前面幾個導演的方案和他們寫的大概拍攝方向、內容。
賴培康作為東道主,上任中影之前還是電影局副局長,是陸處長的領導,讓人不讓地主持面試。
他笑笑道,“管導,咱們就不來那些虛的了,說說你的想法吧,打算怎么拍這場金城之戰。”
管琥也放下了面對李謙的尷尬,開始闡述自己的想法。
“對于金城戰役,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場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戰斗,這場戰爭,如果勝利不了,影響是深遠的。
如果勝利了,在世界上能站穩腳跟,這是整個國家的共同情感,情感充沛度在電影拍攝之前就已經擺在這兒了。
這樣一種集體的民族情感,在剛開始構思的時候,我就已經注定了它是符合大眾情感和大眾審美的。”
管琥這話,讓賴培康和趙處長微微點頭。
不過,李謙就有些意外了,不由地放下手里的文件夾,抬起了頭。
是管琥沒錯啊?
這才多久沒見,難道轉性了?
這倒是有趣,李謙耐著性子想聽聽管琥打算怎么拍出這種大眾情感和大眾審美的。
管琥接著說道,“金城戰役,志遠軍擊敗了敵人,是一場勝利,我們就應該拍出這場戰役的勝利之本。
在那么一種艱苦的環境,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我們的勝利之本就是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