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節目,在國內并不陌生,甚至曾經是一代人的記憶。
十年前的《超級女聲》那火爆程度,完爆現在任何一檔綜藝節目。
在那個互聯網不發達的年代,《超級女聲》比什么《好聲音》都要火上十倍。
萬人空巷來形容有點過了,不過票數紀錄應該是700萬,這可不是現在的什么網絡點擊。
那個年代手機都還未普及,700萬手機用戶是一個什么概念,還只是一個人的票數。
每一屆每一個賽區數萬人參加海選,海選現場的交警每天干的事情先讓車停下來,領一批超女過馬路,然后再送另外一批超女回到路對面,然后再領一批過來,再領一批過去……每天10個小時,只干這一件事情。
幾個主要賽區,也在海選時成為了旅游大市,什么酒吧、餐館、茶樓、洗浴中心、KTV、麻將館、農家樂生意好的不得了。
很多人的通訊費用一個月超過一千塊,節目收視率也把春晚甩在身后。
這還不算,最瘋狂的是因為太火,火到在光電那里成為受限制節目。
不限制不行,已經要管不住了。
80后90后愛看黑幫片的,都曾經在有關寶島的黑幫片里看到過這么一個場景。
寶島那里每到選舉時候,是多么的瘋狂。
這種情況,國內只有《超級女聲》節目能夠看到。
連十八線小縣城都有人上街去拉選票,尤其決賽那段時間,尤其可怕。
選舉、上街游行拉票、粉絲分陣營互撕,不止一個地方,上街拉票不同人的粉絲打架打到拘留。
被限制也就不奇怪了,在內地發生這種事,簡直是不可思異,不加以限制的話,任由發展,后果無法想象。
也有當初境外媒體關注的原因,當時米粒堅一主流大報報道超女說過這么一句話:華國人民把對民主政治的熱情投入到了超女的票選中去了。
的確,為了讓心愛的歌手留下,各地粉絲紛紛組織起來走上街頭拉票,聲勢越來越大,面越來越廣。
后果,很有可能發展成初級黨派,再加上這些粉絲里很大一部分是思想還不夠成熟的年輕人以及未成年人,極容易被人利用。
別說限制了,就值直接取締都不奇怪。
這檔國民級的選秀節目,也誕生了一批紅極一時的超級偶像,鼎盛時期不比任何一個一線明星差。
《快男》差點,畢竟只有女生才會看,不像《超女》男女都看。
雖然大部分都是流星一般轉瞬即逝,可也有幾個是火了十年的。
其他的選秀節目雖然也不少,像《星光大道》、《花兒朵朵》這些,可全都無法復制《超女》的奇跡。
即便是之前大火的《好聲音》,火則火矣,第一期也就是被認為學員質量最高的那一期,梁渤、吳莫綢、李代末那幾個,都沒有當年超女火。
選秀節目,從節目本身來說,目的應該是選人,但是再也沒有能選出火遍全國的藝人出來了,火的頂多是節目本身。
陳伍所說的這兩檔選秀節目,結合之前他說的那些話,恐怕不僅僅是一檔《好聲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