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嗅覺最敏銳的徐征立即就開口了,“現在很多片子就是這么干的,不過都做不到這么完善,企鵝這是要把營銷做到極致啊。”
“《魔都堡壘》好像有點這種意思了,也是IP加偶像的組合。”
郭凡拿《魔都堡壘》舉了個例子,看得出來,還是對這片子有點意見的。
“不過完全控評不現實吧,互聯網什么東西都遮不住,而且太大了。”
“這個也不是沒有可能,看看微博上那幾個愛豆的粉絲有多瘋狂就知道了,再加上還有水軍呢。”寧昊道。
“可是,購票平臺呢,另外三家平臺都敢這么干,那是砸了招牌啊。”
普通觀眾,現在對四大平臺的評分還是很認可的,甚至已經超過了對逗瓣評分的認可度。
當然,只是普通觀眾,普通觀眾本來就不是逗瓣的用戶群。
因為,四大平臺的分數,只有買了票的才能打分,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觀眾,他們的評分雖然無法憑借一部電影的好壞,卻可以直觀地看出普通觀眾的喜好。
目前四大平臺都沒有操控分數,哪怕是自己發行的電影,也頂多稍微照顧一下,0.1-0.3之間浮動,不會做8.5改成9分這種事。
沒有哪一家敢開先河,大家都知道后果,誰先做了,誰就要被淘汰了,除非大家一起干。
這種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有人意識到不對了,開口道,“難不成,企鵝已經和貓眼、逃票票合作了?”
李謙搖搖頭,“合沒合作暫時還不知道,不過基本上是大概率了,丑團和啊貍都是資本,資本講究的是利益最大化,不會考慮用戶的利益。”
眾人一想也對,把購票平臺類比很多新銳互聯網企業,都一樣。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互相在競爭,為了搶用戶,瘋狂地讓利,把用戶當爸爸。
嘀嘀打車之前那多優惠,乘客打個車比出租車便宜太多了,而且司機也能賺大錢。
可是,當用戶瓜分的差不多了,或者說壟斷了之后,那就要讓用戶把之前吃進去的全部吐出來了,變著法地從你身上撈錢。
這個時候,用戶就是不是爸爸了,連兒子都不夠格。
自己的兒子還會好好疼愛呢,人家就是把用戶當韭菜。
購票平臺這幾年加在一起燒了上百億,而且還持續虧損,肯定不是為了做慈善,后續必定會想方設法把虧的錢撈回來。
改一部片子的評分和評價,肯定會有利于票房,不管是自己出品發行的片子,還是別人的片子,都有錢拿。
“可是老大,他們三家平臺這么做的話,不怕失去公信力,把用戶逼走嗎?”郭凡提出了個問題。
李謙還沒說話,徐征就開口了,“到時候就是3:1,了,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大多數人手里的。”
李謙點點頭,確實有這個可能,現在網上誰說話聲音大,誰就是正確的。
無數新聞和報道都印證了這一點,黑的說成白的,不是一次兩次了。
偏偏一次又一次被無良媒體哄騙的大眾,事后都不會關心真相,然后下一次還是會上當。
當然,電影和新聞不一樣,新聞都是媒體報道的,大眾沒看到,只能聽別人說。
而電影大家都看了的,心里有自己的評價,相對而言上當受騙的可能性小。
“我估計,他們真要是合作了,未來一年里,肯定會想方設法把未來電影干掉,只要只留下三大平臺,那就什么問題都不存在了。”李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