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賣、爆款電影來說,女性觀眾已經成了主力軍了,決定著票房的上限能到什么地步。
......
國慶節將至,《我和我的祖國》成片通過了審核,李謙召集了幾位導演,商議一下到時候后的各種宣傳、路演、活動的安排。
也順便聊了聊剛剛過去的暑期檔,相比其他人,李謙談的卻是當前電影市場的受眾的問題。
這就是純商業性的東西了,不過現在早不是十年前了,市場徹底商業化,即便是張一謀和程凱歌兩位,對討好觀眾,也沒有了那么多的排斥。
當然,不排斥歸不排斥,可是他們也不會為了討好觀眾去拍電影。
一把年紀的老前輩了,他們現在只想拍自己想拍,想要表達的東西,至于票房這玩意,反正撲街了也照樣會有人給他們投資。
不過,自己雖然不在乎,可是還有子女后代,要不然程凱歌也不至于跑去給一檔表演競技類的綜藝節目去當導師。
他那剛剛以外籍學生身份被電影學院錄取的兒子,現在拿的全是企鵝的資源。
按網上的派系劃分,應該叫鵝場。
為了兒子,程凱歌跑去企鵝辦的節目里打工。
不過,雖然兒子要靠企鵝的資源,并不意味著程凱歌就是企鵝的人了,要把李謙當敵人。
其實除了李謙吐槽過一次《趙氏孤兒》...嚴格說起來,他自己都忘了有沒有吐槽,反正媒體當初報道的就是吐槽了。
然后因為媒體的煽風點火,有一點點的不愉快。
也僅限于此了,在合作《我和我的祖國》當中,還是比較愉快的。
當然,也是因為李謙沒有干涉程凱歌的那個單元。
對于李謙的說法,程凱歌還是比較贊同的,作為曾經的大師級人物,對電影的研究絕對不像那些諷刺他的人那么不堪。
作為藝術家,程凱歌一張口就是引經據典。
“勞拉穆爾維在《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里就有關于女性角色的論述,女性通常是作為形象被看的,而男性是看的承擔者。
女性角色通常是一個**的載體,這樣的表達方式,能在釋放自己的男性霸氣的同時吸引男性女性觀眾的眼球,最后達到一種利益的趨同化.....”
李謙無語了,我特么談市場,你在這扯淡。
不過,也不好打斷人家裝逼。
他以前的電影,確實是這樣,女性角色在他的電影中始終以一種悲劇形象穿插于電影情節中,即便是《妖貓傳》里非常出彩的貴妃,也從來不是主題,因而不作為鏡頭的主導,是鏡頭里在場的缺席者。
說完以前,當然又說現在了,程凱歌又舉了一些如今影視作品里女性角色開始占據主導、作為主題,不再是某種東西的載體的情況。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和不同之處,不僅僅取決于消費能力的變化,也在于思想上的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必然會有著一些更適合女性觀眾的影視劇,不論是娛樂性質的電影,還是現實類的電影,都會越來越多,這是不可忽視的。
最近我看了一些國外的報道,關于女性的,7年前全球代Y業總產值就已達到60億美元,光一個印渡就有超過三千家診所專門從事這個行業,還為此衍生出了一個醫療旅游的新興行業。
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除了賣Y之外距離女性最近的丑陋的事情,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批判性質的主題,關于女性的現實題材片子......”
程凱歌說著說著,竟然還有了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