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劉梁村與幾家佃戶,已經好吃快到爆炸的地步。
一大群孩子來拜年,有這么多好吃的,便賴著不走。
二妹一邊吃一邊揉著肚子,劉昌郝好笑地說:“其或是雞子,或是糯米食,不易消化,不能吃多了。”
二妹不理他,繼續吃著茶葉蛋。劉昌郝又說:“替我燒鍋。”
二妹指了指她的新衣服,并不能算是新,是劉昌郝最后一批鞭炮去京城時,替她買的二手裘衣,但也不算舊,**成新。
“不能脫掉嗎。”
“我不脫。”
劉昌郝忽然想起來,以前劉父在的時候,替二妹置辦了一些過冬衣服,女孩子長得快,劉父去世,劉家情況急轉直下,謝四娘只好將自己穿過的毛褐改小讓二妹穿。
去年冬天二妹上工穿的就是謝四娘改的毛褐,已經顯小,但不是賣慘,都是這樣。二妹還算是好的,許多人家過冬的衣服更慘。
二妹漂亮的衣服里面肯定破破爛爛的舊衣服,到了愛臭美的年齡,不好意思脫。
劉昌郝不點破,說:“你繼續吃吧,少吃點。”
他腦海里卻在想,讓他現在去科舉,一萬個人中了都輪不到他中,然而在過冬御寒上,他還是能想出一些主意的。
第二天劉昌郝準備帶著苗苗去拜舅舅家的年。
四嬸突然過來說:“昌郝,你帶二妹去拜年。”
劉昌郝不解地看著四嬸。
古代過繼也很正常,但必須理清楚兩家的關系,正確的打開方式就像二妹一樣。吃在四叔家,住也在四叔家,替四叔家干活,掙的錢上交給四叔,那怕上墳,必須上四叔家那邊的墳,劉昌郝家這邊的墳可以上也可以不上。以后上門求親,媒人乃是去四叔家求親,而不是來劉昌郝家向謝氏求親。二妹兩邊走動可以,謝氏雖是親生娘,只能當成親戚,四叔四嬸才是真正的爹娘。
統治者對過繼的風俗往往也是持著支持的態度,原因簡單,有人子女多養不起,有人無生育能力,兩者調和,便會使許多孩子少有所哺,使許多孤寡老人老有所養。
理清楚這種關系,才能弄明白宋英宗搞的濮儀之爭,為何遭到那么多大臣的反對。
按照禮法的傳統,宋仁宗才是你合法的父親,況且他還給了你一個皇位。你身為皇帝,得做天下人的表率,誰知你不感恩,還破壞禮法,一起學習你,別人家以后還敢不敢收養人家的子女?
同理,劉昌郝的舅舅已經不是二妹的舅舅,二妹拜舅舅年,得拜四嬸的兄弟,而非是謝四娘的兩個哥哥。
四嬸這么做是不對的。
謝四娘在邊上說:“昌郝,你帶二妹去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