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說了幾句話之后,就拉著還想追問隋波后續情節的何潔等人,跑出了隋波宿舍。
倒把隋波弄的一頭霧水。
還想著怎么才能應付這個主動的姑娘呢,沒想到她來只是要了個簽名就走了。
不過也好,他也感覺松了口氣。
不過這件事也讓他開始感覺到,成為“校園名人”麻煩的地方。
果然,隨后幾天,不時有各系的陌生人找到宿舍里來,要一睹“隨波逐流”大俠的風采,還都自稱是令隋波吐槽不能的“波弟”、“波妹”,令他疲于應付。
無奈之下,他只好親自到“未名”站發帖,解釋了一些讀者的疑問,比如故事是虛構的,輕舞飛揚沒有原型之類,還引用了錢鐘書先生的那句名言“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請大家不要來宿舍圍觀云云。
這才輕松了一些。
……
這個周末,為了躲避那些找到宿舍里的書迷,隋波參加了車協(帝大自行車協會)的活動——密云黑龍潭拉練。
車協其實創立時間并不久,相比那些帝大早在五四時期就存在,又或者80年代活躍的社團,車協到1995年才建立。
但是,隨著96年為慶祝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的“帝都-延安自行車考察”、97年慶香港回歸的“帝都-深圳考察”兩次著名“遠征”,帝大車協很快就聲名崛起,不僅確立了協會在暑期長途騎行和社會實踐兩大主題,也迅速地建立起可觀的社會聲譽和校內影響力。
現在,已經是能夠和山鷹社相提并論的帝大著名社團了。
隋波有點遺憾,可惜他秋季才入學,沒有趕上這個暑期的深市遠征,否則,說不定還能跟小馬哥面個基呢。
車協作為校園里著名社團,平日里活動很多。
像日常的體能鍛煉、周末節假日的騎行遠郊拉練、和其他高校的自行車交流賽、暑期的長途騎行和社會考察等,因其秉承著“深入社會,融于自然;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精神,也讓融入其中的成員收獲良多。
而隋波加入車協,一方面是源于他前世對騎行的喜愛。
前世隋波少年時,最愛的運動是足球。可是人到中年后,身體跟不上,踢不動球了,他就琢磨著換個方式運動。
正好那幾年他所在的小城在海邊,沿海有十幾公里的林蔭道,林蔭道中有專門的騎行道。
所以他就買了一輛山地車,每天下午在陽光和樹蔭中,慢慢的騎上十公里,也因此愛上了騎行的感覺。
另一方面,沒有人比他更明白身體的重要性,一個強健的身體,是一切事業和人生的本錢!
所以他加入協會之后,就非常積極的參加活動,日常的鍛煉和周末拉練一個不拉。
……
說起來也有趣,整個社會都像一個螺旋輪回。
曾經中國也是一個自行車王國,80年代和90年代初,國內還沒有太多汽車,所有人的出行工具除了公交車之外,就是自行車。
每當工廠下班,蜂擁而出的自行車人群蔚為壯觀。
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私家車越來越多,地鐵、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發展,城市的改建,騎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少,甚至很多城市的馬路上,自行車道都沒有了!
直到十幾年后,大城市的虹吸效應,讓城鎮人口大量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