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的擴建跟不上私家車的增長速度,擁堵無處不在;一條條地鐵線路的增加也跟不上人口的增長速度,到處地鐵里都是上下班高峰擠不進去的人群……
共享單車橫空出世,忽然間又把所有人拉回了騎自行車的行列。
只是可惜,那時已經是個資本橫行的時代,被資本催生的共享單車最終還是倒在了不斷燒錢,盲目擴張,卻沒有找到盈利模式的“怪圈”中。
本來非常有前景和需求的共享單車風口一過,瘡痍滿地。
話題扯到有點遠了,不過隋波也曾偶爾想過,如果等到市場時機合適,到時有強大資本的他,會做一個不被資本綁架的共享單車項目,看看能不能改變這個很有意義的項目的命運。
話說,好像當時做共享單車的“OFO”的創始人戴威,就是帝大車協出身……
到時幫師弟一把,也是可以的嘛!
…………
隋波的座駕,一輛黑白相間的二手捷安特山地車,是在校南門外的“黑市”花了200塊買的。
擦洗一下,至少有個九成新。
很像他當年上學時的那輛。
那也是一輛承載著隋波很多美好回憶的單車……
記得那時,他經常會騎著車滿帝都的轉悠。
尤其是和葉薇在一起后,她坐在前梁上,微風撫起她的發絲,在他眼前飛舞,帶著淡淡的沐浴液的芳香。
他曾載著葉薇,去**廣場看日出、去盧溝橋看流星、去動物園喂長頸鹿、去野山坡游玩……,可以說,那輛山地車陪伴了他整個的大學生涯。
后來畢業,兩人在東三環附近的潘家園租房住,當時他在國貿上班,每天都是騎著那輛山地車上下班,路上要騎半個小時。
偶爾周末他還會騎車載著葉薇在家附近超市買菜之類的。
可惜,后來搬家之后,更多的時候是坐地鐵。而那輛山地車只能放在樓梯走廊里,不知道哪天,被誰把車座卸走了。
沒有車座,光禿禿的山地車就那樣寂寥的放在那里,時間久了,落滿了灰塵。
后來某一天不見了,不知道是被人偷走,還是居委會大媽看著臟兮兮的車子放在樓梯里礙眼,給搬走扔掉了。
它的消失,就像隋波那消失在時間長河里的青春。
只有偶爾回想時,才會證明它曾經存在過。
或許,多年之后,在市場經濟侵入校園越來越嚴重,無數豪車跑車肆意在大學里馳騁。
單手法拉利成為很多女生的理想對象時,
現在這種簡單的,一輛山地車就可以載著心愛的女孩在陽光下,樹蔭里,風中馳騁的歲月,就成了只待追憶的時代吧。
這是屬于白衣飄飄年代,獨有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