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各地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電腦價格的進一步下降,我有理由相信互聯網用戶將會在進入新千年之后,有爆發性的增長。參考美國互聯網用戶的發展增速,中國未來就算是擁有幾千萬乃至幾億用戶,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在我的預測中,也許十年內就有可能達到這個規模。”
“我從來沒有擔心過盈利模式的問題。
只要用戶數量達到一定的規模,會有太多用以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出現,廣告、傭金、增值服務,都是盈利手段。這一切,只需要耐心、時間。”
“裝機是易趣的起家項目,我們采用了一種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全新模式,我將其定義為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的,實際上是一種技術服務增值產品。。”
“網吧是為用戶提供上網入口的服務,畢竟現階段擁有電腦的用戶還比較少,通過網吧,培養用戶的上網習慣和對互聯網的了解,我們認為這是一項長期和基礎的工作。
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在全國各地開設網吧,將易宇網吧做成著名的連鎖品牌,也讓更多用戶體驗到互聯網的魅力,通過易宇網吧,進入互聯網的世界……”
張奕放下雜志,有些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腦,搜索起易趣。
他居然不知道,國內什么時候出了這么一家公司?!
國內第一家電子商務網站、第一家社交網站?注冊用戶已經超過50萬?
這樣的公司,不正是最好的投資標的么?
他瀏覽了易趣網的網站,尤其是進入論壇看到了上面諸多用戶的熱烈討論;
他又嘗試進入校內網,卻必須要注冊才能瀏覽內容。整個注冊流程不算簡便,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必須真名注冊這一點。
嗯,實名制的熟人社交,這個思路很好。
張奕嘗試性的搜索了一下,竟然發現就連他本科時的耶魯大學哲學專業,也有班級存在!
他申請進入后,雖然看到成員大多是當時系里的中國留學生……,但這依然很恐怖了。
一葉知秋,可想而知校內網的用戶覆蓋面有多廣泛!
張奕向后靠在椅背上,看著電腦上的網頁,陷入思索。
高盛亞洲直投部最近也在討論關于國內互聯網是否值得投資,畢竟對私募基金而言,近幾年全球火爆的互聯網項目是獲利最高的。
投資人已經對投資那些傳統企業失去了興趣,他們更喜歡互聯網項目的短平快。
在美國,如今的互聯網項目,從投資到上市,大多數僅僅需要1-2年。
而資本市場也在熱捧此類項目,通常早期投資,都能夠得到幾十甚至上百倍的回報。
高盛亞太區這邊也受到影響,最近看了不少東瀛、南韓、彎彎的項目,只是國內互聯網發展比較慢,他們一直沒有找到好的項目。
之前搜狐出現時,讓他們眼前一亮。
高盛也曾經想投,還將張朝陽邀請來參加了高盛年會,可惜因為原股東的抵制,被搜狐董事會拒絕了。
另外還有一個項目也不錯,是網易,已經開始進行接觸了。
現在又出現了一個易趣!
而且,張奕發現,相比之前曾接觸過的張朝陽和丁磊,從這個文章中可以看出,易趣的創始人隋波,似乎對互聯網的認識更深刻,也更理性。
聽說他還是個帝大在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