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有趣了……
摸了摸下巴,張奕拿起桌上的電話,給帝都辦事處的負責人打電話,問她是否知道帝都有一個叫易趣的互聯網公司。
“這個公司現在很火,是帝大學生在校創業的公司,國內的各大媒體近期都在報道,我正準備接洽一下,看看有沒有投資的可能。”帝都辦事處的負責人說道。
放下電話,張奕按下通話鈴:“Susan,幫我訂一張下午到帝都的機票。”
既然這樣,他決定親自去看看隋波和那個易趣公司。
……
帝都,帝大資源東樓,易趣辦公室。
隋波放下電話,心里盤算著:“IDG、霸菱亞洲、高盛亞洲、深創投……,已經有四家機構了。再有兩家,就可以關閉融資渠道了。”
創業公司能夠利用的唯一優勢,就是吸引多家投資公司競爭項目。
所以對于融資渠道上,進行管理就是創始人必須要考慮的。
隋波前世和風投打交道的次數多了,也就慢慢了解到風險投資機構的一些內幕。
比如IDG,作為國內早期最為著名的投資機構,現階段募集資金有限,基本上不會投金額太高的項目,投資額在100-200萬美元之間。
在他心里,已經把IDG從名單里劃掉了。
只是留著IDG作為談判手段,來向其他機構施壓。
高盛亞洲資金量大,而且名氣響亮,是可以選擇作為領投人的。
唯一的問題是他們的胃口也大,前世時他們曾投資了新浪、網易、阿里,本來還想投搜狐,被拒絕了。
而后在互聯網泡沫時,高盛又急不可耐的將這些公司股份全部拋售。
從這個角度,對隋波而言反而是好事,到時候還有機會低價把股份收回來。
而且短期內,易趣和高盛投資的這些公司也不構成直接競爭。
相反,有相同的投資人,等王川團隊的搜索引擎做出來之后,和這些門戶網站談合作會更便利一些。
至于霸菱亞洲,要不是有徐新在,他根本不會考慮。
考慮到徐新從前世的風格來看,屬于相對比較好打交道的投資人。作為董事,對公司創始人的支持力度比較大。
從未來公司董事會的掌控力角度,就算霸菱亞洲給的錢少一點,他也愿意放徐新進來。
深創投的話,國資最好還是在后續融資規模大,或者上市前,再放進來。
天使輪就算了……
挑選6家投資機構,就可以通過隔離開他們,讓他們相互競爭。
只要隋波能夠精心協調其中的過程,就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回報,更高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