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國內,
百度也已經開始對地圖業務進行研發了。
原因很簡單:
一來,位置搜索的需求增長。
比如,“三里屯XX酒吧怎么走”、“帝都體育館在哪兒?”、“協和醫院的地址”之類的這種位置搜索,現在已經占到了的搜索流量中,很大的一部分。
而如果沒有地圖業務,搜索結果只會是一大堆網站鏈接的頁面。
用戶還是得不到他們需要的地圖和路線指引。
這已經變成了用戶在使用搜索產品時,一個剛性的需求。
二來,地圖是所有的本地生活服務業務的基礎。
無論是房產、旅游、餐飲服務,還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打車、外賣、共享服務等新業務,甚至未來的自動駕駛……都必須要依托地圖業務,才能實現!
所以,地圖業務也是接下來的業務規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產品。
想要自己進行測繪和采集數據,是非常復雜且困難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專業的地圖合作方。
所以,除了和國家測繪局溝通外,百度現在正在和帝都圖盟(MapABC)科技談合作。
希望能先上線一個基于互聯網的網頁版地圖搜索產品,由網盟來提供地圖數據。
而像國內現在還沒有出現,未來占據導航地圖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的高德、四維圖新兩家導航電子地圖公司。
也都在隋波未來的投資和收購計劃中……
同樣,美國現在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尤其是隋波來硅谷之后,
明顯能感覺到,對陌生城市的不熟悉而產生的困擾,太大了!
平時他出門都有保鏢和司機。
王強本來就是偵察兵出身,到一個陌生環境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地形。
他硬是用了兩天的時間,將硅谷大街小巷的地圖都背了下來。
再開車出去轉了幾天后,基本上就能做到,獨自外出不迷路了!
隋波可做不到這一點……
要是身邊沒人,那可就真是寸步難行!
其實不光外國人有這個問題。
就算美國本地人,去其他城市也很崩潰,迷路是常事。
甚至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他們熟悉的,也不過是經常生活的一些街區而已。
在GoogleMaps(谷歌地圖)出現之前,
美國人都是習慣在車里放一本美國汽車協會(AAA)出版的地圖冊,或者從一個叫MapQuest(AOL旗下)的地圖網站上,打印地圖。
畢竟,雖然GPS導航可以指引道路,但卻很難找到道路附近的餐館、酒店等服務設施。
也正是因此,當Google推出地圖業務后,迅速獲得了用戶的喜愛。
短短六年的時間,谷歌地圖的每月活躍用戶數,就超過了10億!
而Google自己,本身也是沒有地圖業務的。
GoogleMaps這款產品,就是在2004年收購了Keyhole,以及另外一家叫做Where2Tech的初創公司后,才在這兩家公司地圖產品上,建立起來的。
Where2Tech,現在還沒出現。
而且它基本上只是提供街道和旅行位置服務,不涉及到龐大的衛星和圖像數據庫。
所以,GoogleMaps的核心,其實就是Keyhole!
隋波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