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要收購Keyhole,可是非常敏感的!
在互聯網領域,雖然號稱無國界、開放、共享……
但始終有一些所謂的業務“禁區”,都是非常敏感的地方。
最典型的,就是支付和地圖!
支付就不用說了……
前世鬧的沸沸揚揚的“支付寶”事件,老馬最大的理由和說辭,就是支付業務必須要符合國內央行對支付牌照許可的政策規定,100%內資。
而實際,也正是因為涉及到金融領域的國家安全問題。
雖然鬧得很兇,最后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
地圖,同樣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業務。
前世時,GoogleMaps從一出現,尤其是在推出了,基于Keyhole公司之前的“EarthViewer”軟件,而升級的“GoogleGlode”(谷歌地球)產品后。
立刻就受到了歐洲、亞洲等眾多國家的抵制。
就是因為,在谷歌地球所提供的服務面前,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軍事設施都暴露無遺!
加之有許多好事者,樂此不疲地上網,去“發現”他國原本非常神秘的軍事設施。
從而引起了一些國家對軍事機密和國防安全的擔心。
印度、韓國、以色列、英國、澳大利亞等國,都先后反映有大量重要目標被曝光。
也引發了人們對“谷歌地球”存在潛在安全危險的爭論。
所以,隋波如果想讓開展地圖業務……
在國內還好一點。
但如果是在美國,他就必須要考慮到更多的因素,更加巧妙的來布局。
否則,唯一的結局,就是被Google聯合美國官方機構,聯手打壓!
要知道,Keyhole(鎖眼)這個名字可不簡單……
這本來是美國監察衛星的一個秘密系統的名稱。
上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美國發射的軍事偵查衛星系列就以“Keyhole”命名,主要用于代替高空偵察機,對蘇聯以及其他潛在對手的境內活動進行偵查。
在“KeyHole”活躍的二十多年間,總共拍攝了約九十三萬張歷史遙感圖像。
隨著冷戰結束,這些圖像從1995年開始被逐步解密,其記錄的圖像,甚至比那些國家的地圖還要詳細,而這也成為了Keyhole公司最初的基礎數據之一。
雖然約翰.漢克最初起這個名字,只是為了向這個系統致敬。
但之后,
隨著Keyhole的發展,它再次融資中的投資人,是In-Q-Tel(IQT)。
這家風險投資并不是普通的風投,它是中情局和NGA(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資助的……
此外,Keyhold的衛星數據采集供應商,主要是SpaceImaging和DigitalGlobe,兩家運營高分辨率成像衛星的公司。
而這兩家公司,雖然都是商業衛星機構,可都和五角大樓有著密切的聯系……
由此可見,
Keyhole發展到后期,在被谷歌收購前,其實已經有著很深的官方背景了!
當然,現在的Keyhold還比較弱小,沒有引起太多方面的注意。
作為一家在2000年初,互聯網泡沫前夜創立的公司。
Keyhole和約翰漢克,可以說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嚴峻的打擊。
滿懷信心的創業,卻遭遇資本寒冬,融資一直不利。
直到2001年1月,才拿到了A輪融資。
投資人是索尼風險投資公司,融資規模不過數百萬美元。
到現在又已經1年多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