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2001年,Keyhole公司有50萬美元的收入,但是依然入不敷出。
現在他們的主要業務是B2B企業服務,通過銷售軟件和訂閱盈利(每年599美元),主要客戶是商業房地產,還沒有推出消費者版本。
而現在,公司已經花光了之前的融資,每個月的工資都非常艱難。
融資前景也依然困難……
約翰.漢克甚至發起了一輪“來自家人和朋友”的融資,通過公司員工的人脈,又募集了50萬美元,來維持Keyhole的生存。
所以,現在這個時間點,隋波如果想投資,甚至收購Keyhole,是很容易的。
但是,接下來,Keyhole是否會受到美國官方的“特別對待”?
甚至失去賴以生存的核心數據提供商?
都是未知數。
如果是那樣的話,就違背隋波的初衷了……
所以,推出地圖業務的關鍵,并不在現在是否收購Keyhole。
而是隋波是否能夠有辦法,來擺平中情局和NGA,消除他們對和地圖服務,會影響到美國“國家安全”的擔憂。
要知道,就在大半年前,美國剛剛經歷了911,這個時期是最敏感的時候!
隋波琢磨了很久。
覺得最穩妥的辦法,還是類似搞投資基金的方法——拉攏更多的美國資本進來,以削弱“百度”和“隋波”這兩個中國符號的影響。
好在經過前一段時間,對沙丘路各大風投機構的拜訪和交流。
隋波進一步加深了和這些硅谷投資機構的關系。
除了紅杉和KPCB兩家合作比較多的基金之外,還認識了很多雖然在海外不出名,但在美國本土卻根基深厚的投資人。
已經有一些頗有影響力和深厚背景的資金管理機構,因為信任隋波的眼光和在互聯網方面的專業度,對他的“流波基金”感興趣。
準備投入一些資金來看看。
所以,隋波的計劃就是“曲線救國”。
第一步,先用“流波基金”(SWF)對Keyhole投資,拿到大股東的身份。
第二步,在推出(美國版)之后,再和Keyhole進行合作,搶占地圖業務的先機。
第三步,隋波利用在美國的這半年時間,也要結交一些美國幕后資本大佬,擴展人脈。
在資本世界,沒有什么是不能進行利益交換的!
而隋波作為重生者,想要獲得那些幕后黑手的“友誼”……,其實并不難。
再結交一下布什家族,提前投資一下,現在還是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的觀海……
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阻力了。
到那時再全部收購Keyhole,并以“注重消費者領域”的名義,把衛星數據中,那些重要目標的敏感數據,做一定的屏蔽,就不會引起太大的反彈了。
歸根結底,隋波的目標很簡單:
一是遏制谷歌的發展步伐,哪怕只是短暫的干擾,未來也可能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
二是拉攏更多的利益方,讓自己表現出“無害”的形象。
美國市場是一個長期的策略,隋波并不打算一蹴而就。
慢慢來,總有機會。
所以,在經過考慮后。
隋波和約翰漢克達成了一個協議。
“流波基金”將為Keyhole,先提供200萬美元的過橋貸款(可轉換為股份)。
并在3個月內,完成基金的資金募集后,繼續投資Keyhole2000萬美元,占40%股份。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通過募資,減弱“流波基金”是隋波“個人基金”的成分。
讓它更像是一個硅谷最常見的風險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