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樣的搜索連接,用戶就能夠邀請朋友的朋友加入好友,再邀請他們的朋友加入,構成一個樹型結構的社交網絡。
正是參考了“六度空間”社交網絡的理論,可以是算是SNS最早的應用了。
Friendster是由喬納森·艾布拉姆斯(JonathanAbrams)與克里斯·艾曼紐爾(CrisEmmanuel)聯合創立的。公司就位于硅谷,圣何塞南面的摩根希爾。
2002年3月上線,雖然剛剛推出幾個月,但發展很快。
每周用戶增長率高達20%,現在的用戶規模已經超過了100萬。
現在已經引起了美國互聯網業內的不少關注。
不過隋波對Friendster沒什么興趣,它肯定干不過小札。
如果是投資的話……
價值還不如不久以后,就會出現的MySpace!
至少,將來還有機會被默多克花5.8億美元收購呢。
社交網絡是一個看似簡單,但卻非常考驗團隊和領導人能力的業務模式。
典型的例子,就是國內的騰訊(小馬哥)和美國的Facebook。
可以這么說:
如果沒有小馬哥,沒有小札,這兩個公司絕對不可能發展成未來的巨頭。
因為社交業務的同質化太高,門檻太低,競爭對手眾多……
所以更需要強大的產品創新、快速迭代、營銷推廣……等綜合的運營能力,尤其是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
這是一個典型的“因人成事”的商業模式!
這也是為什么,當隋波把易信剝離出去,獨立運營以后,
還專門為周杰挖來了劉熾平和張小龍兩個大牛。
就是為了在公司運營、市場營銷和產品方面,能夠組團和小馬哥抗衡。
隋波想在美國進行社交網絡的布局,
最大的難題就是,怎么找到一個能夠和小札抗衡的人才?……
這就是他為什么,會這么重視彼得.蒂爾的原因!
隋波眼饞的,就是Paypal黑幫里的那群人才!
算算時間,Ebay對Paypal的收購,應該就是在這兩個月了。
15億美元出售了Paypal之后,拿了錢一轉眼變成億萬富翁的這幫家伙,就會紛紛離開,各自創業。
無論是創立LinkedIn(領英)的雷德·霍夫曼(ReidHoffman)、創立YouTube的查德·赫利(ChadHurley)和陳士駿(SteveChen),還是創立Slide的麥克斯·拉夫琴(MaxLevchin)、創立Yelp的杰里米·斯多普爾曼(JeremyStoppelman)……
這些人在經過了Paypal發展過程中,種種的“血腥戰爭”磨煉后,都有著非常強悍的“基因”:
好的員工、好的企業文化;
有遠大的夢想和目標,時刻準備做大事;
克服挑戰、堅忍不拔的精神;
超強的執行力!
良好的文化環境、優秀的員工、不凡的膽識……正是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把PayPal打造成為一個成功創業家的孵化器。
這也是為什么“PayPal黑幫”可以超越Google、Yahoo、Amazon或eBay這些同齡企業里的員工,一直持續創造出那么多偉大公司的原因。
隋波有一個瘋狂的想法:
他想和彼得蒂爾合作,一起來投資。
挑選出一個具有非常強的執行力的人才,作為聯合創始人,提前打造出一個Facebook來!
當然,這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