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在必應的發展軌跡,已經開始有前世的趨勢。
商業化上越用力,必應未來的發展上限,反而會越低……
因為它必將偏離搜索的本質,那就是通過技術來驅動信息的整合和優化,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而改變世界!
百度和必應,雖然表面上看是非常相似的兩款搜索引擎。
但背后的理念,已經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百度的競爭對手,現在已經是Google了!
隋波唯一擔心的,就是騰訊。
社交這個領域,容不下兩個巨頭!
就像美國一樣:
Myspace出現后,風靡一時的Friendster立刻就衰落了;
Facebook出現后,Myspace也很快就走向了沒落……
用戶只會頻繁的使用一個社交網站,并依賴于這個社交網站所形成的關系網絡。
前世國內社交網站的歷史,同樣如此:
從最初的Chianren,到曾在SNS時代冒起的51.c、、開心網、人人網……,雖然都曾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最終都消失了。
唯有騰訊,不僅始終存活了下來,還越來越龐大……
這樣一比較,就可以看出,小馬哥的恐怖之處!
互聯網時代,老牌巨頭,被新的創新所顛覆,其實是常態。
而騰訊能夠在每一次新的浪潮出現時,就快速轉身,不斷迭代。
不僅沒有被顛覆,反而利用龐大的用戶規模和“微創新”的產品升級,打敗了一個個挑戰者。
光是這一點,就值得隋波警惕了!
更不用說,現在易信是領先者,騰訊是追趕者。
小馬哥反而可以更有方向和針對性的,來進行“模仿”,都不用試錯了……
易信唯一的優勢,就是用戶規模和“易趣系”的生態體系,這可以增加騰訊追趕的難度,并從多個維度,來對騰訊進行降維打擊和遏制。
隋波在研究了硅谷的社交興衰歷史,仔細思考了Facebook成功的原因后。
堅定了一點:
那就是,絕對不能讓騰訊發展起來!
不過,這一點并不容易。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市場容量。
國內現在的網民總量,按照CNNIC的統計,大概在5200萬,隋波預計實際上也不會超過6000萬。
這一點可以從“易趣系”后臺的數據中,更清晰的看到。
用戶量最大的兩款產品,Qmail和EM,現在的用戶數分別為1.3億和1.2億。
CNNIC的統計報告中稱,目前國內網民平均每人擁有3.4個郵箱,4.8個即時通訊軟件。
這其實是一個相對平均的推算。
易趣自己的后臺統計更準確:
Qmail的實際用戶數為4630萬,也就是說占了現有網民總數的77.2%,平均每個用戶注冊了3.56個郵箱。
EM的實際用戶數為3250萬,占網民總數的54.2%,平均每個用戶注冊了2.7個EM賬號。
這主要是因為:
有用戶忘記之前的郵箱和EM賬號,重新注冊;或者注冊了幾個賬號的情況。
隋波預計,騰訊宣稱注冊用戶突破了6000萬,其實際用戶,應該在1500萬-2000萬左右。
這個數字已經非常高了,占到了網民總數的30%左右!
而且,EM和QQ都是主打年輕用戶群,用戶的重合度非常高!
這還不像前世是QQ和MSN之爭,MSN主要是針對白領和上班人群,兩者的用戶群體重合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