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AOL和DubleClick都是虛晃一招的話……
隋波真正的目標是誰呢?
既然已經想清楚了百度接下來的戰略:
PC時代緊跟Google,繼續人才爭奪和技術產品創新;移動互聯網時代實現超越。
隋波的一切收購,就要從這兩點上出發了……
第一類目標,是硅谷那些中小互聯網創業公司。
收購它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業務,而是搜羅人才;
第二類目標,是擁有獨特的技術和專利,能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幫助百度奠定根基的技術公司。
第一類目標,在硅谷現在其實有不少……
比如,現在舊金山有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叫Odeo(oedo.c)。
公司的主要業務是以Podcasting(個人播客)為中心的網站,是一個互聯網上的音頻(包括音樂、歌曲、廣播、對話訪談……)集散中心。
這種類似“個人電臺”的播客網站,屬于硅谷這邊非常常見的,“小而美”的Web2.0創業公司。
但是,不出意外的話……
這家公司現在內部正在孵化一個新的項目,名叫“Twitter”!
該公司的CEO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程序設計師杰克·多爾西(JackDorsey),就是兩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這種初創公司,如果現在收購的話,金額不會超過1億美元。
但是未來的回報,將會極其驚人……
第二類目標,就是隋波現在心心念念的移動互聯網基礎公司了。
比如,類似P這種,專注低功耗移動處理器的公司。
本來,隋波是打算讓天工科技來收購P正好可以把其團隊,整合到蘇姿豐領導的,紫薇半導體的芯片研發團隊里。
不過,后來經過深入了解了P的情況后。
隋波發現,或許兩個團隊分開研發,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由丹·多波普爾(DanDobberpuhl)于2003年一手創立。
丹是全球CPU設計領域的風云人物之一。
曾在上世紀90年代,在昔日王者DEC公司領導設計了著名StrongARM處理器,還是包括Alpha處理器在內眾多構架的核心設計師之一。
的其他聯合創始者,也都是微處理器業界的頂尖人物……
負責技術的副總裁吉姆.科勒(JimKeller),也曾從事Alpha芯片的開發,后來進入AMD公司幫助定義了Opteron芯片的架構;
另一負責架構的副總裁皮特,同樣曾為Alpha架構服務,在DEC公司發生的數次并購中先后進入康柏、惠普和英特爾。
且不說這幫業內的技術大牛,
是否能夠和蘇姿豐領導的華人研發團隊,融洽相處的問題……
從技術層面的研發理念,就和紫薇半導體現在的計劃相悖:
紫薇半導體計劃以ARM架構,來進行自有芯片的研發;
而P.ASemi現在研發的微處理器,都是基于IBMPowerPC架構的低功耗雙核心處理器,采用65納米制程工藝。
之所以不采用x86架構,是因為P不想與Intel和AMD做直接競爭對手。
因此他們向IBM購買授權,推出IBMPowerPC、ARM及FreeScale架構的處理器。
換言之現在的技術方向,和國內的中天微一樣。
就在去年還量產了基于Power構架的雙核心處理器。
主頻在2GHz左右,而典型功耗僅為5到13瓦,最高也不過25瓦特。
輸入輸出子系統支持8個PCI-E控制器、2個10Gb以太網控制器和4個Gb以太網控制器等等。
各項指標都非常出色!
不過做這樣的選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能夠和蘋果合作。
因為蘋果之前一直都采用PowerPC處理器平臺架構。
可是就在今年,
蘋果決定將其處理器平臺,從PowerPC轉換到英特爾的x86處理器平臺……
這不僅令蘋果放棄了對P公司的收購計劃。
也讓因此損失一大筆可能的資金注入,生產出的芯片沒有了大客戶,陷入困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