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時,
“3Q大戰”的起因,正是騰訊在2010年推出了QQ醫生,之后又升級為QQ電腦管家,直接威脅到360在安全領域的市場地位。
之所以爆發戰爭,是因為那時的360早已是安全市場的老大。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而現在,如果在360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推出電腦管家。
憑借著易迅的用戶規模,360根本不可能成長起來……
不過風險就是,
殺毒行業的反彈,星河系可能要承擔一部分。
好在現在還有老周在前面抗刀……
只要這件事繼續發酵,等到全社會開始重點關注和反思的時候。
易迅在合適的時機推出“電腦管家”,說不定還能收割一大批媒體和用戶的好感。
推出的時機很重要,切入的方式也必須設計巧妙……
隋波的計劃是:
可以先和殺毒軟件公司合作,將殺毒這塊的業務分享出去。
先重點從反流氓軟件和惡意入侵入手,同時靠著“管理電腦”的功能來獲得用戶喜愛。
等到老周按奈不住,再次在殺毒上下手,引發行業巨變,塵埃落地之后。
易迅再悄悄跟上……
反正對于普通用戶,尤其是大多數不精通電腦的用戶而言,殺毒并不是剛需。
事實上,Window系統還是很強大的。
能夠通過不斷打補丁的方式,來防御大多數的病毒……
而電腦管家最受用戶喜愛的一點,
就是“傻瓜式”的一鍵清理垃圾、電腦加速、電腦體檢這些貼心功能。
換言之,
電腦的“管理”功能,比起“殺毒”功效。
從用戶角度,感受反而會更清晰明白……
………………
不提隋波這邊正在悄悄針對安全市場進行部署……
“雙虎之爭”所引發的“反流氓軟件大戰”也開始愈演愈烈!
在奇虎和雅虎互相封殺,訴諸公堂,“口水仗”暫時告一段落之后。
江湖中的“反流氓軟件”浪潮不僅沒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又進入了新的階段:
先是出現了一個由“網友”組建的“中國反流氓軟件聯盟”的組織。
開始在全國范圍起訴那些“流氓軟件”公司:
在帝都法院起訴中搜、在全國八個城市同時起訴千橡互動……
隨后,必應、一淘、Google等眾多知名公司,
也都陷入了被指為“流氓軟件”的聲討中!
必應的“必應搜霸”、一淘在和淘寶競爭時為了推廣曾捆綁多個軟件、Google捆綁Winzip、RealPy等軟件……
在前兩年互聯網快速發展過程中,幾乎絕大多數公司,都采用過捆綁插件的方式推廣。
這樣一算,真是“洪洞縣里無好人”啊!
媒體統計了一圈,才發現:
好像只有星河系旗下的公司,還有網易,兩家沒有過捆綁插件的推廣行為……
尤其是星河系,
不僅在火狐瀏覽器上,專門有禁止插件主動安裝的功能;
在收購了一些軟件,如千千靜聽、暴風影音等工具類軟件后,還將原本這些軟件的插件捆綁全部都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