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京的確是中國芯片產業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但是他精于建廠,在運營上卻是弱項,這也是中芯的一個隱患所在……
隋波隨便想想,都覺頭大。
如果不是大股東,不能完全控制中芯的戰略發展方向,隋波很多時候就算有心,也是無力啊!
或者借著這個機會,加大對中芯的控制權?
隋波心里一下閃過這個念頭,但轉瞬就熄滅了……
現在他實在是分身乏術,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戰線已經鋪的太長了!
反正這兩年里,整個芯片代工產業不會發生全局性的重大變革……
還是等過兩年,他緩過手來再說吧。
…………
等到陳立武趕到后,眾人寒暄了幾句,開始連通全球各地的董事,召開電話會議。
在張汝京介紹完具體情況后,一眾董事也是憂心忡忡。
畢竟之前已經有過一次敗訴了,大家都沒有把握。
而張汝京的主張,就是提起反訴,堅決不承認臺積電的起訴事由:
“臺積電在和解協定簽訂后的17個月內,從未表達任何投訴……
現在偏偏在我們各項業務和技術上取得了里程碑的進步時,才采取行動。
我認為,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以訴訟為由的惡意競爭!
臺積電就是怕我們在大陸市場的領先地位,對他們構成威脅。
我們應該提起反訴,就說臺積電違反和解協定,而且違反公平誠信原則。
另外,我們還要起訴他們,企圖干擾中芯國際的業務,以及與客戶所建立的珍貴關系。要求臺積電就此作出賠償!”
相對于張汝京的強烈反應,其他董事們則顯得冷靜的多……
像飛思卡爾的董事Sean(肖恩)就說:
“芯片產業都是跨年度下單,張總,這次臺積電特意在加州提起訴訟,很可能會影響很多美國大客戶明年的訂單。
據我所知,Broadc(博通)、Nvidia(英偉達)都對此非常關注……
我建議還是盡快解決這件事,不要鬧的太大。”
另一個董事周延鵬也道:
“是啊,張總,現在和臺積電打官司,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中芯現在是發展的關鍵時期,訴訟影響很大,我們還是要穩妥一些,最好能和解。”
隋波一看這個情況,心下更定。
原本他還以為前世中芯堅決應戰,是董事會的共同決定。
現在來看,只是張汝京憑借的個人的威望,把其他董事的不同意見都壓下去了。
遇到強敵,不懼戰斗!
這本身沒錯,但是也要看具體情況……
中芯和臺積電之間,還沒到你死我活的程度,甚至中間可以操作的空間還很大!
最后,隋波才發言。
“王董、張總,各位董事。
對于臺積電這次的訴訟,我是比較贊同和解的。
當然,我所說的和解,不是簡單的認輸“求和”,或者說息事寧人。
而是從全局和未來,中芯發展的整體戰略來考慮的。
我覺得,無論是戰還是和,都需要為大的戰略目的而服務。
而我們中芯的核心戰略是什么呢?
我覺得,應該是張總當初創建中芯時的夢想……,那就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芯片制造廠!
就像諸位董事說的,現在正是中芯發展最關鍵的時刻。
據我所知,
雖然中芯這兩年發展很快,但是隱患也很大!
一來,因為在前期要盡可能快速地跟上,整個國際半導體市場的產業升級。
張總只有打破正常節奏,在還未消化完8英寸生產線的巨額投資成本時,又開始大規模進行12英寸生產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