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神到底多有錢?”
這是貼吧里最新的一個熱帖,跟帖過萬……
“去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以300億美元排第三,今年估計還要漲……,換算成人民幣,也就2400多億吧。”
“樓上,百度股價今年跌了……,而且市值都是虛的,現金才是王道。”
“樓上,去看看**旗下公司剛發的財報,1個月凈賺20億!”
“當波神的華人首富是假的?期待**超過蓋茨!”
“618在易趣買了冰箱和空調,還在淘寶剁手了一堆衣服,花了1萬多,給波神的20億做貢獻了……”
“傳奇玩了3年,上個月就充值一千多,給波神的20億做貢獻了!”
“剛充了QQ年費會員,給波神的20億做了貢獻……”
“剛剛點了旁邊的廣告鏈接,給波神的20億做貢獻了!”
“樓上的秀兒,你先坐下……”
這個帖子到了后來,
就變成了那些在“星河系”的各種業務和產品上,花過錢的用戶們紛紛自爆貢獻的“報到帖”……
隋波坐在電腦前,
看著論壇里那些網友們發的帖子,也覺得挺有意思。
現在貼吧里,已經逐漸有不少“梗”出來了。
像什么:“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不明覺厲”、“二營長,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信春哥得永生”……
不得不承認,人民的創造力才是無窮的!
“沙雕”網友,才是互聯網發展壯大真正的主力軍啊……
類似這樣的網民“狂歡”的情況,也正是現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個側寫。
進入2006年,
互聯網已經逐漸成為了現代都市,絕大多數年輕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而隨著web2.0的興起,
博客、視頻等新的用戶自發創造內容的形式,以及海內、、天涯等社區開始呈現出全新的交互社交形式的出現……
伴隨著的,則是網民力量的覺醒。
網民主導網絡文化發展的格局,開始逐漸形成。
從年初由《饅頭血案》引起的“惡搞”潮和“網絡紅人”頻現,
到“虐貓視頻”引發的“人肉搜索”和“網絡追殺令”,再到“魔獸銅須事件”、“秘書門事件”……
由網友聚集起來爆發的驚人影響力,開始越來越多的展現。
除了大量用戶產生的內容,逐漸成為了互聯網信息內容的主流這一趨勢外。
還衍生出了另一種網絡效應:
在很多“重大網絡事件”中,網友們在譴責之余,也紛紛團結起來,依靠網絡上蛛絲馬跡的線索去追查當事人的身份。
而相關人在現實中的真實信息,很快就被全國網友“挖”了出來……
隨后,當事人都受到了相應的“報應”,或公開道歉,或受到撤職、處分等。
這種由網民自發發起的民間的行為,甚至被稱為網絡人道力量的勝利。
其轟動效應,也很快突破網絡的限制而在現實社會擴散,并成為熱度持續數月的熱點話題。
不過,很多事情都是過猶不及。
從“網絡善意”到“網絡暴力”,有時也只是一線之隔……
這種網絡現象也引起了全社會的討論,官方也由此開始重視起“互聯網信息”的治理問題。
不過,由于隋波很早就提出了“平臺治理”的觀點,
所以在星河系旗下的各大平臺上,在內容審核上一直都比較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