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其中只有美團的王興,效率最高。
他以“任何業務邊界擴張的本質,都是企業核心能力的合理延伸”的理論,按部就班的擴張。
從團購進入外賣,再到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在線旅游、……,甚至電商!
順著業務模式的外延來擴張,
結果每殺入一個新領域,就掀起一片血雨腥風。
成為這個市場的新老大,或者強有力的挑戰者!
小王的這個生態布局能力,還是非常強悍的!
但也正是因此,
像搜索、社交、電商這些互聯網核心業務之間,卻因為商業邏輯的區別非常大。
哪怕老馬、小馬哥、老李這樣的牛人。
也無法真正在商業模式跨度這么大的多個領域,都占據領先。
由此可見,
隋波這個“重生者”的恐怖之處了……
他完全是靠著“開掛作弊”,又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才形成了如今星河系,
近乎無解的“強勢”局面!
天時:隋波在97年互聯網蠻荒期就開始創業,幾乎是親手開啟和建立了國內電商、搜索、社交的商業模式!
地利:身在帝大、地處中關村,是國內互聯網發源地,也是人才聚集地,網絡基礎設施相對最好。
獲得了大量的早期中國互聯網的優秀人才和核心用戶!
人和: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前世做成功搜狗的王川去做搜索、宋健李欣等傳統IT銷售人才做電商、做過Chinaren的周楓許朝軍做社交。
并且在收購騰訊后,更是“用人不疑”的直接讓小馬哥全權負責……
而隋波自己,
則非常有自知之明的退居幕后,只負責戰略和方向的決策!
此外,為了進行公司在業務核心基因上的培養。
他很早就進行了業務拆分,
把電商、搜索、社交獨立,并且拆分開,讓他們各自發展。
只是在高管層面,才以合伙人會議的方式形成決策機制。
同時,隋波又憑借著“先知”的優勢,
在公司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
都做了正確的方向決策!
易趣搶先進入C2C;百度不斷的進行技術和產品創新;易迅以即時通訊和游戲為基礎打造互娛內容產業群……
正是這么多無法復制的因素,都被他“后無來者”的結合起來……
才形成了如今的“星河系”!
老馬、老李他們現在想“照貓畫虎”。
到最后,
怕也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弄巧成拙”!
所以,對于阿里和必應的“新動作”。
不僅隋波不以為然。
就連星河系的合伙人們,也都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
這也是星河系這么多年來,
經歷無數風雨,依然穩居國內互聯網行業“老大”地位,所形成的團隊自信。
阿里進入搜索和B2C;必應進入C2C?
這是什么鬼?鬧著玩呢?
主業都打不過我們,搞副業就行了?
大家隨意聊了幾句之后,都各忙各的去了……
隋波見狀,也很是感慨。
現在再也不會出現,當年剛創業的時候。
偶爾市場上某個競爭對手有什么動作,這幫家伙就慌慌張張的來找自己出主意。
然后自己“淡定自若”的在他們面前裝一回逼……
這樣的美好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