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說這些干什么。再說這地方能頻繁的來嗎!快進團部吧。原本想讓大家來迎接你們,可天氣變熱了,積雪融化了,山里的戰備公路出現了坍塌,年輕人們都去挖土、搬石頭去了,我這個老不死的就代表大家來歡迎你們,別往心里去啊!”老人努力的挺了挺再也直不起來的腰板。
這個華國的農場有點特殊。它雖然是現在已經不是軍事建制了,但他們的編制和體制還是軍隊的一套,有自己的公檢法,而且在農場團級以上的領導是帶軍銜的。
前幾年農場萎縮的超級厲害,后來覺得好像還有用,也開始慢慢重視了。農場人的身份也很特殊,說是軍人吧,算不上,但是他們有常規的軍事訓練有武器倉庫。說是農民吧,也談不上,因為他們還算是大集體。大概能算是特殊的工人吧,因為他們有退休這一說。
全國各地匯聚起來的人,太雜反而也就沒有什么特殊的方言特色了,除了小家庭里還延續著家鄉的腔調以外,平時交流都是普通話。
“大家收拾整理一下自己的著裝,我們先去烈士陵園。”王科長不知道什么時候拿了一瓶白酒在手里。
張凡他們趕緊收拾了一下,也很詫異,這里竟然有烈士陵園,他們聽都沒聽過!陳團長也沒有多說什么,抽著煙袋如同小火車一樣冒著煙,帶著一行人,一瘸一拐的走向了農場的后山。
后山有一條大理石砌成的小路,也就僅僅能容下兩個人并行的小路。雖然大家都很好奇,但是都沒有說話,靜悄悄的跟著老團長前行。
翻過小山頭,猛然出現的陵園,讓大家瞠目結舌。一座向陽的山坡上,豎滿了石碑,一眼望去數量太多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了。
陵園里面的地面清掃的干干凈凈,沒有什么花圈什么圍欄,就是簡簡單單的石碑,白色巖石做成的石碑,數不過來的帶著紅色五角星的石碑。
“這里沉睡著建國以來,為邊疆獻身的三千多先烈。有一些先烈是在當年小規模沖突中犧牲的,有一些是為了修建戰備公路犧牲的。請大家為先烈鞠躬行禮。”王科長說著話,敬獻了白酒后,帶著大家整整齊齊的行三鞠躬。
老團長如同石頭一般,默默望著躺在陵園里的同事或者戰友,手里拿著煙袋。原本想看周邊風景的人也沒有了什么情緒,氣氛忽然低沉了起來。
戰備公路,小規模沖突。離城市里的現代人太久遠,久遠到連張凡他們都不知道。遺忘了嗎?沒有,只不過是不想讓太多人去背負罷了,他們創造的地方,仍舊有人在堅守。
獻了青春獻子孫,當年的口號。現在好像覺得是扯淡,非常的扯淡。但是,就有人喊著這個所謂扯淡的口號堅守了下來,不僅是一代,到現在已經算是四代人了,這就是華國的英雄,默默無聞的英雄,我們歲月靜好,只因有人負重前行而已!
“走吧!心意到就行了,難為你們還知道這些事情。走吧!去團部喝點水。”老團長嘴里說著走吧,走吧,眼睛卻是時不時的回頭去看,去看那些曾經一個戰壕的同志,曾經一起戰斗過的戰友。
紅星農場的駐地,有幾千人。這邊怎么說呢,反正算是邊疆各種農業的先驅。當年要種植或者要干什么,農場就是試驗田,等有了成果后才開始在邊疆推行。
“這是三連的駐地,他們主要是搞一些養殖,特殊的養殖業。這幾年情況越來越好了,國家開通的鐵路,皮毛都出國了。老毛子傻乎乎就愛穿個動物毛,以前不值錢的玩意,竟然能賺外匯了!”老爺子一瘸一拐的帶著大家一邊走一邊介紹,說到得意的地方竟然面帶笑容,豁牙的嘴笑的是如此的可愛!
“這是四連,搞林業的。以前伐木頭,現在種樹,你們看那邊山林,哪邊山坡上全是后來種上去的經濟林。”
“團部到了,大家請進。”老爺子帶著一班子人站在一個大院子門前說了一句。張凡他們看了一下大門,風吹日曬年代久遠的大門上還能隱約看的到某某部隊的編號。
院子很大,都是平房。里面有一些人,人不多,還都是女性。
“老爺子,人接到了嗎?是市醫院的專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