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如果去醫院瞧瞧,真的能理解國家二胎政策。因為一個人能長大成人,太不容易了。
各種疾病,各種風險,各種意外。
比如說疾病,很多疾病,難的不是治療,難的是診斷。
一個小兒發燒咳嗽,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有時候沒有血培養的情況下,真的不好明確。
這就是看一個醫生的手段了,水平不高的醫生把病毒感染當著細菌感染治,越治療越嚴重。
治療到最后,孩子張開嘴巴,一嘴的白毛,病毒沒殺死,結果成了抗生素真菌感染了。
而還有一些疾病,人家就在哪里,一眼望去,就連實習醫生都知道的疾病,你就是把人家沒辦法。
比如自勉性疾病。
如果說癌癥拉,感冒了,其實都是外部導致內部變化,說通俗點,就是外部敵人殺進來了,只要早確診早治療,其實問題不大的,就說癌癥,如果早期能確診,其實這玩意的危害程度也不高。
而自勉性疾病就不一樣,這玩意就是身體內部自己的細胞造反了。
你沒辦法用藥,往往這種疾病的治療,就是個抑制,壓制。
這種揚湯止沸的治療,終有一天是壓制或者抑制不住的。
而斯坦的這位土豪就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腸梗阻走了又來,來了又走。滿肚子疼的這位都不知道到底哪里疼。
還有時不時就出現的肛周感染,原本便秘,結果肛周又感染,說實話,每一次的大便,就如刑法一樣摧殘這位土豪,每一次的用力排便,就如同刀子一樣劃過腸道,劃過感染潰爛的肛周。
疼的這位土豪,手就在屁股兩瓣徘徊,他都有心去用手按摩按摩菊花,太疼了。
而且,因為要做腸鏡,高滲性的藥物喝下去后,讓他對于衛生間都有了恐懼。
“都三天了,還拉不出來,我快要死了!”土豪在衛生間里干嚎。
其實,這一次,還真不是便秘,而是因為吃了瀉藥后,導致的腸道空曠。
而他自己又覺的想要排便。
其實大腸大概分三段,就是一段上升的升結腸,這玩意連著小腸,一段是平行的橫結腸,這玩意是什么呢,這玩意就是我們平時吃的最肥美的鹵大腸的原材料。
這一段的脂肪是最多的。還有一段就是連接肛門的降結腸。
平日里大家排便,清空的其實就是最降結腸,然后排便一次,大約需要一天的時間,這一段才能被裝滿,這才能讓人有了便意。這也是大便一天一次的道理。
當然了,吃的多的人不算。
而瀉藥,直接就清空上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如果需要裝滿這三節,大約需要三天時間,所以,這就是醫生開瀉藥的三日定律。只開三天,多不開。
可斯坦的土豪,現在保守治療后,毫無效果不說,癥狀還加重了。
這就比較麻煩了。
內科不行,外科上。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而且,現在這家伙已經進入了狂躁狀態。
所以,手術不得不上了。
二分院內,內科醫生們把土豪的病例交接給了外科醫生。
手術也被安排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