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啊。”朱部長感嘆了一句:“你還記得以前的一機廠嗎?那個時候,一機廠的朝氣蓬勃,刻苦鉆研的勁頭,都去哪里了?你們是生產廠,但是,你們也是一個有著雄厚技術的生產廠,你們本來有這個底子的,現在呢?”
朱部長的話語里,充滿了恨鐵不成鋼的語氣:“那個M48坦克的測繪仿制項目,到底進行的如何了?除了那個液力變矩器之外,其他的仿制,取得成功了嗎?”
不要以為我好糊弄!
朱部長其實在上午的時候,就已經明白過來了,只是想要給他們一個機會而已,也許是小故障呢,畢竟這是一個重大的項目,他也期待有好的成果,后來,他才終于發現,這里的技術研發,不在研發室,而是維修車間。
穿甲彈的成果,朱部長是很滿意的,而秦振華的話語中的那種一切為了部隊著想的作風,更是讓朱部長感動,這才是他認識的那個一機廠!
馬盼山扭頭看了一眼周學軍,周學軍在搖頭,果然,那邊還沒有排除掉故障,看來,也沒有辦法否認了。
“老馬,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了。國家已經開始撥亂反正,重點投入到經濟建設上了,過去的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只知道因循守舊,不知道開拓創新,是沒法掌好一機廠的這個舵的,我先給你透露一點,59坦克,69坦克,都不能滿足部隊的需求,而且,59坦克的數量龐大,所以以后,如果還沒有新坦克的話,那一機廠今后,怕是會有一半的車間都會停工。”
這句話,就如同是一個晴天霹靂,打在了每一個人的頭上。
一機廠當初建立之后,就是造坦克的,59坦克,造了近二十年,造出來了幾千輛,現在,已經飽和了。
雖然北方依舊有威脅,但是,59坦克性能不足,根本就無法和對面的先進坦克對抗,只能靠數量取勝,幾千輛的數量,已經足夠了。
小規模改進的69坦克,也根本就無法滿足部隊的需要,在西方和蘇聯都已經跨入了三代坦克行列的時候,國內依舊生產一代坦克,有什么用?
如果還沒有先進的坦克出來,而59坦克,69坦克今后需求的數量會越來越少。
馬盼山自從當了廠長,一直都是求穩的,各種情況下,都保證不出錯,但是,要說銳意進取的話,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朱部長也已經看出來了。
出了事故,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遮掩,怎么把事故的影響降低到最小,最優秀的設計,居然就這樣給捂下去了。要不是秦振華橫空出世,那現在部隊也看不到任何的希望的。
像以前一樣,安安穩穩地過日子,那是不可能的了,因為部隊的規模不可能進一步擴充了。
現在,朱部長就要給他們敲敲打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