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已經二十多年沒有舉行過閱兵了,這次閱兵,意義重大,絕對不能出任何的問題的,現在,大家伙雖然有信心,但是上級,對這些新鮮的產物,還是有懷疑的,畢竟,這些年來,國產的很多裝備不過關,也是一個事實。
“所以,你們要有思想準備啊。”羅榮根說道:“我也會盡力的,盡量向上級介紹咱們這種坦克的可靠性,爭取讓上級改變觀點。”
“不,羅叔。”就在這時,秦振華開口了:“空口無憑,只說的話,是不足以讓上級徹底相信的。我們要動手去做才行。”
如果僅僅憑借一些紙面的資料,就讓上級改變觀點和看法的話,那羅榮根早就做到了,現在,既然上級還是懷疑,那就是有他們懷疑的道理的。
懷疑不可怕,咱們想辦法,打消上級的顧慮就行了。
“你是打算請上級領導過來嗎?”羅榮根問道:“上級領導日理萬機,怕是沒有時間啊!”
如果讓領導親自過來看看,那自然是最好的了,但是,一機廠有多大的面子,讓上級領導親自過來的?
這個可不好辦。
“對啊,振華,想法很好,可是實現起來,可是有難度的。”祝老在一旁跟著說道。
“不,不,你們誤會我的意思了。”秦振華說道:“祝老,羅叔,你們可曾聽說過T-34的事情嗎?”
對于造坦克的人來說,不知道T-34,那就像是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一樣讓人覺得可笑,現在,秦振華說起T-34來,大家伙都是有些奇怪,你說這個干嗎?
在二戰時期,T-34靠著簡單結實,容易大量生產,而廣泛地出現在戰場上,硬生生地靠著裝甲洪流,推平了整個歐洲,形成了讓德國人頭疼的T-34危機。一直到現在,蘇聯人的戰術,其實依舊是在按照T-34的作戰方案來走的,T-72,其實就相當于是T-34的替代品。
現在,秦振華說起T-34來,眾人只是不解,他提出這件事干嘛?
“當年,T-34剛剛出來的時候,是默默無名的,蘇聯的高層根本就看不上這種坦克,畢竟當時的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在蘇聯境內,僅僅是個不起眼的工廠,而且,還有各種斗爭的存在,所以,T-34最初是沒什么前途的,當時的坦克設計師米哈伊爾-科什金,也是深深地知道這一點的。”
當秦振華說到這里的時候,祝老已經明白過來了:“你是說,咱們來一次長途測試?”
這件具有傳奇色彩的事情,祝老當然是知道的。
同時,祝老也是知道秦振華的,所以,一下子就捕捉到了秦振華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