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并沒有采用現有的裝填方式,所有的備彈,都是平行排列放在尾倉的,就像是多管火箭炮那樣排列在里面,要說這個自動裝彈的方式,很類似于西方世界的尾倉布局方案,炮彈也就是整裝的炮彈了,反正一切都靠自動裝彈機來做,那后面,壓根就沒有人。
32發炮彈,呈四排布局,每排八枚,傾斜向上,這就意味著炮管只有在固定的角度,固定的位置,才能夠裝填進炮彈去,每次打完之后,都會退回來,顯然,是不利于快速射擊的。
上面沒有現在意義的炮塔,但是炮管是可以旋轉的,理論上,炮管甚至可以轉到最后面去,用來打擊后面的敵人,但是,考慮到炮彈的裝填問題的話,那這種打擊就沒有什么意義了,與其炮管轉動,還不如車體轉過去呢。
“秦廠長,請就這輛坦克的設計,提出一些您的看法吧。”杜拉巴很是虛心地向著秦振華說道。
他拿出這張設計圖來,并不是讓秦振華他們表揚自己的,更加希望秦振華能夠提出一些意見來。
“整個坦克的設計方案,看起來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所有的設計,都圍繞著152毫米的坦克炮展開。”秦振華也不遲疑,立刻就品評起來了:“但是,它在操作中,依舊會有很多的不便,尤其是后向射擊能力很差,當然了,如果蘇聯軍隊的作戰方案里,只是進攻的話,這倒并不算什么缺點。”
杜拉巴點點頭,沒錯,后向射擊是不容易,但是,他們的作戰方案里,就是進攻,只要向前開就夠了!
“方案前衛,大膽,是一個不錯的好方案。”秦振華繼續夸獎對方說道。
“不,不。”就在這時,王二柱突然開口了:“我認為,這個方案依舊不夠好。它的這種布局方式,看起來似乎已經折中了,但是,依舊有改變的方式,比如說,它的乘員艙,我覺得部署在前面并不好,我建議,將它挪到后面來。”
正常的坦克,都是把坦克手放在前面的,但是,王二柱卻說出來了他的觀點,挪到最后面!
杜拉巴眼前一亮:“說下去!”
“你們刻意地追求了前后對稱,實際上,我認為并不用如此,前面改成兩對負重輪,后面改成四對負重輪,這樣,把原本設計在前艙的乘員艙,可以挪到后面來。”王二柱講解起來:“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乘員艙的空間,大大地提高了。你們不用再找中亞的小個子了,哪怕是高大的歐洲人種,也能有不錯的駕駛體驗。”
坦克前面低矮,后面高大,前后的高度差,至少在半米以上!甚至可能在一米左右!這就意味著,前面的乘員艙,小個子,還得躺著駕駛,后面的乘員艙,就能夠正常坐姿駕駛了!
這絕對是個大的改動,但是,這么改動之后,看起來卻是更加的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