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的這款裝甲車,車門的確是小了一點,但是,車內的人又不一定非得從車門上下來,人家在頂部還留了兩個洞,里面的士兵隨時可以從里面探出頭來,甚至還可以探出半截身體來。
這樣有什么好處?估計是為了行進中射擊吧?還是為了側翻之后打不開車門的時候容易把車頂打開?
楊子成感嘆這個設計。
國內長時間以來,設計制造的其實都是裝甲輸送車,而不是步兵戰車。
裝甲輸送車,顧名思義,就是把戰士運輸到戰場上去,有了裝甲防護,總比直接坐個卡車強。它只是運輸人員的,并不能戰斗使用,這就是裝甲輸送車。
而步兵戰車,不僅僅要能坐在車里面上戰場,同時,還能直接在車里面進行戰斗,向著外界射擊。
所以,在每一個座位旁邊,都有專門留下的射擊孔,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專門的向上翻開的艙門,這樣可以探出頭來作戰。
楊子成對這個設計,那是贊不絕口,直至一旁的秦振華開口說了一句:“這個開艙門的設計是有特色,不過,得防備著炮塔打人啊。”
炮塔打人?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聽到了這話,眾人再看,頓時就是恍然大悟了。
這兩個頂部的艙門開口,是緊挨著炮塔的,當炮塔在前半球的時候,什么問題都沒有,但是,這個炮塔如果回轉過來,那炮管估計就和一個大棒子一樣,直接就把后面的兩人給敲懵了。
這么設計,顯然是有問題的。
不過,蘇聯的設計師們也沒別的辦法了,再向后是沒法布置的,因為發動機在后面啊!因為發動機設計的問題,導致了這種步兵戰車的結構相當的古怪。
當然了,蘇聯的大兵們也沒覺得這么設計有啥不妥,畢竟在戰場上,他們更是喜歡直接坐在車外面的,很少有人會鉆到車里面去,這玩意兒薄皮大餡,一枚RPG過來就能把他們都給報銷了,還是在外面更安全。
這兩個艙蓋,對東方大國的步兵戰車的設計師來說,又有了很大的啟發,雖然說炮管會打后面的人,但是,多一個通道,還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我看,咱們的步兵戰車,也可以這么設計,咱們后面的空間寬綽,每一個戰士的頭頂上,都可以有一個艙蓋,不過,這個艙蓋的翻轉形式,還真是有講究。”
細節之處見真章,一輛步兵戰車,或者說是坦克,一個小小的頂部的艙蓋,都是很有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