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之后的徐寧,思來想去都咽不下心中一口郁結之氣,沒過幾日,竟是大病一場,臥床不起。
徐母再三盤問之下,終于得知了真相,當下便對徐寧說道:
“好男兒志在四方,你這孩子自小聰穎勤奮,不試一試,怎么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徐寧聽后,心頭也是一震,但他想到已經年過半百的母親,心中又遲遲做不下決定,總不能讓母親跟他去過四海漂泊的苦日子吧,把母親孤身留在這里,他卻又心中不忍。
徐母自然知道兒子的想法,又對徐寧說道:
“兒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你的心已經全部給了那位姑娘了,娘怎舍得讓你隨便再娶個姑娘,一輩子過的心中不歡啊!”
“你且放心去闖蕩,娘的身體還很硬朗,怎么說也還能活個二十年,等你娶了那姑娘,再回來把娘接過去吧!”
徐寧挨不過徐母的再三勸說,終于決定去實現自己的志向,臨走前,將所有的積蓄拿出,給母親請了個侍奉丫頭,承諾將每月給母親寄來贍養費,并寫信報平安。
臨走的那一天,徐母并沒有出門相送,她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孝子,若真的看到自己步履蹣跚的樣子,恐怕又會放棄了自己的意愿,回來陪著她。
徐寧也知道母親的意思,含淚離開了七塘鎮,一人一包裹,便朝著江北大步走去!
在他剛離開七塘鎮不久,卻是遇到了一個怪人,那人全身被黑布包著,只留了一雙眼睛在外面,看向徐寧的眼神中卻透漏著無邊的空洞。
“你是要去江北嗎?”
“沒錯,敢問閣下是?”
“你此去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倒不如折返回去罷了!”
“閣下是何人?為什么會斷定,徐某此去便只能無功而返?”
“并不是無功而返,而是一條不歸路!”
饒是徐寧心性很好,此時聽了這怪人的話,心中也有些不悅了:“徐某能否成功,并不是閣下能說了算的!”
“既然這樣,那我也不再多說了,我們還會在見的。”
黑袍人見徐寧心中并無退意,竟然拋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便轉身離去。
當然,這一個小插曲,雖然讓徐寧心中多少有一點芒刺,但也并沒有對他的心境起到多大的阻礙,徐寧依舊是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征程。
事后的發展,似乎并非那怪人若說一般,這也讓徐寧徹底打消了心中的疑慮。
離開七塘鎮后,徐寧先是在嶧州城中賣了半年的字畫,由于他的書法和畫工都是極其出彩,在嶧州城多少也算有了一些名氣。
為了掩蓋自己的身世,他改了個化名“徐青石”,后來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個“青石先生”,但知道徐寧真正身份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短短一年的時間,青石先生在嶧州的名氣在嶧州城,已經可以媲美當時嶧州的三大文豪了,“青石先生”的名氣,甚至一度讓省城的富商豪紳,都委身托人求得一副墨寶。
便在那時,徐寧做了決定,孤身去了江北省城。
到了江北省城,徐寧憑借著“青石先生”
的名頭,很快便尋得一家五品朝廷官宦的青睞,入了沈家府門,成了沈家少爺的親授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