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發展為對其他一切族裔的歧視。
說難聽點,他們骨子里就是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者。
格蘭特發布禁令,取締這個組織的活動權利后,他們確實消沉許多。
但這不代表他們這種思想沒有了土壤。
舊金山的排華事件就是最好證明。
其后其實還有更多悲劇,但和華人無關,主要是黑人承受。
在1915年甚至還催生一部為三K黨洗白的電影,還獲得總統威爾遜的贊許。
電影名字叫{一個國家的誕生},內容大概主線是,主角和女主因為南北戰爭成為對手,戰爭塵埃落定后,失去白人管束的黑人匪徒開始燒殺搶掠,主角組建三K黨向對方開戰,成功破解黑人要建立邪惡王國的夢想,然后他作為英雄得到認可,終于和女主幸福的啪在了一起。
這部片子在西部并不流行,在紐約也不流行。
因為舊金山和紐約的富裕,以及新羅馬的有聲電影讓他們賣不出票。
但是正因為這樣,片商便將此片往更偏遠地區送,結果貧困地區的底層白人因此嗨了起來。
他們深深認為就是該死的黑人和猶太人導致他們的生活一塌糊涂。
三K黨就此死灰復燃,并將這兩者視為敵人。
其中猶太人排名還在黑人之前。
比如15年,某猶太廠主的女工瑪麗帕甘被殺,種族歧視嚴重的佐治亞州法庭宣布廠主費蘭克有罪,終身監禁。
結果弗蘭克居然被人劫獄,然后私下干掉,但證據顯示干這件事的人,是黑人門衛。
可是在這種氣氛下,真相已經不重要。
劫獄的匪徒被當成英雄,每個人都是兇手,唯獨罪犯逍遙法外,死者也成為道具。
老三K黨成員便在同年,聯合在這個事件內自稱“瑪麗帕甘騎士團”的新人們,在某天正式宣布新三K黨成立。
該黨還就此提出“反猶太,反黑人,反移民”政策。
其領袖,正是羅斯福之前提及的,佐治亞州出版社托馬斯.奧森。
而這段時間,韓懷義已經將勢力轉至南美。
就算他在美國的話,他對佐治亞州這些地區也沒有興趣。
所以沒有對手的三K黨得到飛速發展,經濟低迷更為他們提供了無數新血。
其影響力也從南部擴張到中西部,以及北方各州,甚至到達了加拿大。
他們現在通過許多當選的地方政治家,三K黨控制了田納西、印第安納、俄克拉何馬和俄勒岡州等地的政府。
其出版物甚至宣稱共和黨的前總統沃倫·甘梅利爾·哈定也是三K黨成員。
而這次,針對托尼的事情正是他們炮制的。
他們認為舊金山,紐約,和南美作為美國的“傳統勢力范圍”,居然由一個黃種人掌握,這簡直是對偉大白人的諷刺。
于是托馬斯.奧森便授意自己的媒體先通過輿論,對查理出手。
而羅斯福分析其目的,是針對今年,也就是1924年,將在紐約舉行的民主黨全國大會上的話語權掌控。
以及支持他們的人麥克阿杜將如今的紐約市長杰森干掉。
因為他們要把紐約從該死的黃種人領袖的“意大利幫會”手中拿回來。
韓懷義看完信后默默的坐了會兒,然后叫來湯姆:“有人針對我的兒子,以及我的戰友,但這件事暫時不能以暴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