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時候,浩然正氣只是一種剛正、堅定的念頭,并不能給世界帶來什么影響。后來經過楚云深的改造,結合了煉氣理論,賦予了浩然正氣可以干涉物質的特性。
不過,相比于吸天地元氣來修煉的煉氣之道,浩然正氣更偏向于精神方面,修煉方法更側重精神修養。
也就是說,修煉浩然正氣更多的是通過讀書、明理來‘養’出浩然正氣,側重的是對知識和智慧的積累。
謝文淵借助楚云深傳授的‘養氣’方法,將近百年讀書鉆研義理所積累的知識和智慧,全部轉化成為浩然正氣的修為時,一躍而上,直接越過了第一個階段,達到了第二個階段。
就如同他浩然正氣的顏色,普通儒生養出的浩然正氣是白色,修為越深,顏色越是純白,而謝文淵身上的浩然正氣,則如青天一般浩蕩,看著就和雨后的天空是一樣的顏色。
這種程度的正氣修為,比起還無法干涉物質的白色正氣,謝文淵可以直接以浩然正氣干涉物質層面。
也正是因為如此,謝文淵筆下寫出的詩文,才會在多方因素的作用下,顯現出剛才那一番景象。
既然浩然正氣可以做到和文氣類似的時,那么這東西自然也可以作為文道發展的根基。
只不過,楚云深對此倒是有些猶豫:“是選擇現在已有的浩然正氣作為文道根基,還是創造出‘文氣’這種東西來作為文道根基呢?”
浩然正氣作為文道根基是沒問題的,但是在普適性上,必然要比那個文道世界的文氣要差了不少。
要知道,浩然正氣可不是誰都能養出來的!
別看浩然正氣可以通過讀書明理來‘養’,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條件罷了。
浩然正氣真正的內核,是追求人道秩序的真、善、美之心。只有契合了人道秩序,浩然正氣才能壯大。
一旦心存邪僻,浩然正氣不但無法增長,反而會逐漸消散。
就和修煉道術一樣,修煉道術要立下道心,沒有道心的道術,永遠無法達到更高層次。比如太上道的忘情道心,一旦動情,道心被破,就會失去道術修為。
浩然正氣作為從心靈中誕生的力量,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用陣營屬性來劃分的話,浩然正氣就是屬于秩序·善的一種力量,而那個文道世界的文氣,則是屬于中立·中庸的一種力量。
這也是楚云深有些猶豫的原因,如果用浩然正氣作為文道根基的話,那么就只有心性正直的人才能掌握。
可是這天下間能有多少正直之人呢?
“這天下間,真正契合浩然正氣的正直之人終究是少數。”
楚云深把目光投向草堂內的一群學子身上,“就連這些學子,也都是經過一番精挑細選,才挑選出來的保證能養出浩然正氣的種子。”
猶豫了許久,楚云深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