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驚得趙官家一面讓酈瓊、王德等人繼續北上,一面趕緊親自將呂相公安置到了聞喜。
隨即,呂相公又主動在榻上勸趙官家不必在意自己,早些北上匯合諸將,他偶感風寒,只待好轉便北上匯合……這些題中應有之義倒也免不了的。
不過,且不提趙官家渡河以來就一直有些手忙腳亂和諸事繁雜混亂之感,只說這場只持續了一天的冬雨結束翌日,整個河中地區唯一還在激戰的河東城外,御營左軍副都統、綽號黑龍的王勝也往城中傳遞了趙官家的檄文,同時仿照安邑城事例,對城中下達了最后通牒。
所謂明日午時為期,若能投降,便會對城中基層官軍謀克以下無論女真、契丹、奚、渤海、漢,一律赦免,只誅首惡。
而若不能降,一旦破城,之前抵抗者,格殺勿論。
話說,王勝這個舉動,跟趙玖之前在安邑還不是一回事,他這里已經圍城近月,攻城陣地早已經打磨的差不多了,砲車雖然有些不足,卻也也盯著城池西北方向的墻角砸了兩三日了……沒錯,就是從趙官家渡河那天開始倉促砸城的,因為王勝也不傻,都是兵油子,誰不知道誰?
酈瓊這個河北佬倒也罷了,萬一王德、張景那些人攛掇著趙官家來河東城搶功勞怎么辦?
這河東城可是河中府首府,里面還有一個叫溫敦思忠的河中留守領萬戶,還有有六個猛安,好幾十個謀克……這可都是軍功!
而軍功,對此番北伐中的王勝來說,可不僅僅是什么真金白銀這么簡單。王勝已經是副都統了,而按照常理推斷,韓世忠、張俊這上一層的帥臣此戰后難道還有領兵的余地?
所以,王勝是真想立功、立大功的,而跟其他帥臣相比稍顯不足的王德,資歷統制官張景、喬仲福這些人,也多有此心。
也正是因為如此,哪怕當時的砲兵陣地還不夠龐大,王勝也等不及了。
而現在,眼看著趙官家兜著王德那些人要走了,王勝卻又有了另外一種心思——這功勞要當著趙官家的面立才是實打實的啊!
官家走了,心里不記掛這邊了,甚至萬一到了鐵嶺關,臨汾那邊又勝了,又往前走了,這功勞就不能簡在帝心了對不對?
于是,趙玖一旦動身,帶著各種復雜的小心思的王勝便終于決定大舉攻城,力求在官家離開河中之前干凈利索的拿下河東城,便是此番先禮后兵,裝出一副好人家的樣子,也多半是給趙官家看的——請官家瞧瞧,我王勝也是文明人,有大將風度的。
當然了,黑龍這個綽號,固然是形容王副都統用兵迅猛卻又有韌性的,可大約也能看出來他素來形狀。
這就是另外一回事。
總而言之,王勝既然決心已下,這一番檄文送入,便又去鸛雀樓上犒賞三軍,并聚起軍官,封官許愿,敘舊立威的……而軍官們也大約曉得王副都統想混個節度耍一耍的心思,當然也都一力配合。
有一個算一個,都說從明日起一定奮力攻城,務必把河東城漂漂亮亮的拿下,給王副都統在官家勉強爭臉。
一時間,上上下下,熱烈非凡。
就這樣,王勝難得小酌幾杯,心滿意足而散,干脆宿在了鸛雀樓上,但就這日晚間,他不過睡了半個時辰模樣,便被親衛叫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