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很正常,這才多長時間,沖上去了才奇怪,而且再說了,想要沖垮那面龍纛,無異于沖垮十余萬高地與西線宋軍。
此時此刻,婁室來了都沖不動!除非是金軍全軍振作,一起合力來沖。
能合力嗎?
這個時候要是掉頭,只會將東線斷送的更快吧?
“全軍隨我向前,迎上去,迎上去!”
五色捧日旗下,心思百轉的拔離速從那面龍纛上收回目光,回頭相顧,沒有了任何猶豫……或者說,事到眼下,他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只有先擊垮當面之敵再論其他。“敵軍就在身前!”
言迄,拔離速便直接躍馬而出,率五色捧日旗當面向北提速。
這面代表了金軍統帥的旗幟一旦啟動,且當先而發,東線戰場上的所有金軍騎兵便也沒了多余念想。
與此同時,周遭宋軍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勢。
正北面,宋軍長斧重步陣列迅速停下整隊,后方尾隨的的宋軍陣列開始朝著露出缺口的部分迅速集合,以作沖擊上的防范后備。
東面戰線上,酈瓊部陡然停止了融入身后大陣的動作,轉而努力維持陣型,與耶律馬五以及完顏斡論對戰的區域也瞬間激烈了起來,雙方一時間都咬緊了牙關。而更東面幾乎是貼著營地的訛魯補,也毫不猶豫,不顧身側有厚重宋軍軍陣,直接提速施壓,明顯是要與拔離速相呼應。
往西看去,也就是高地兩個制高點偏東的這個周遭,暴露在外的御營中軍的張玘部與牛皋部保持了嚴肅的沉默,明顯是在整備軍力。而在這兩個軍陣后方,兩個制高點的中間位置,已經休息了半個時辰的御營左軍背嵬軍也重新開始在高地上布陣,儼然是準備必要時前來支援。
至于南面,之前作為騎軍大陣出擊的部分重騎、輕騎也陡然加速,在劉錡、張憲、李世輔的號令下幾乎尾隨不停。
提速、逼近,被后方五色捧日旗催動的前方合扎猛安忽然全速發動,一個直趨身前化為沖陣前方,一個轉身向上,試圖抵住來自于高地的夾擊。
但居高臨下的張玘部與牛皋部絲毫不為所動,他們齊齊放棄了陣地,自上而下傾瀉而來,以步兵大陣朝著金軍騎兵側翼奮力沖來。
不過,最先接戰的還是北面,搶在側翼宋軍步兵抵達之前,金軍騎兵便已經全部提速,然后便是浪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當先的合扎猛安,十個謀克,約七八百名鐵浮屠,根本沒有常規騎兵戰術選擇,只能帶著某種必死的決心,隨著忽然爆發的一陣喊殺聲,簡直是生穿硬鑿一般,一頭扎入了宋軍的那面‘墻’上。
他們輕松突破了第一列斧林,當面的長斧重甲武士幾乎全軍覆沒,淪為馬蹄下的踐踏物,一名統領官也直接戰死;相當一部分繼續突破了第二列槍林,這個時候金軍鐵浮屠的傷亡就非常明顯了,斜斜插入濕潤泥地的長槍對戰馬起到了強烈的阻礙作用;少部分沖破了第三列斧林,更少的部眾越過了第四列,甚至于第五列,但只有寥寥數人越過了第六列……而此時的宋軍在這個地方已經足足擺出了十列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