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脫貧致富,而不是停留在吃飽的層面。
雖說在封建社會,能吃飽已經屬于盛世那個層級了,但站在陳曦這個穿越者的立場上,這算什么盛世!我所期待的盛世若是如此,那我何必這番努力,這個世界,我要讓你見識一下,我陳曦的極限!
懂不懂什么叫做強者,懂不懂什么叫做只手補天裂,這就是了。
當然這是臺面上的表現,落到實處,其實就是砸錢。
最起碼在道路沒有徹底修通,讓這些星羅棋布的村寨靠著交通網絡形成一個整體之前,各地區的本質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想要徹底扭轉這種局面,還需要時間,以及規模堪稱恐怖,說出來,足夠讓在場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覺得這輩子都不可能湊到的款子。
說實話,放在其他時代,伊籍這種有道德有責任的高官能主動推動這事,確實是善政,確實是站在自己治下萬民的立場上,不提地稅國稅這等問題,只說道德層面,確實很不錯。
可放在現在,陳曦本身就在持續推動,而且是從國家層面去解決這些東西,伊籍只看兗州一地沒問題,但伊籍想要獲取到更多來自于兗州農糧的利潤來發展兗州,那在陳曦看來就有些過分了。
說白了道路物流交通的意義就是優化各地的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內部協調,別說是三世紀了,就算是二十一世紀
而陳曦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三世紀,考慮到后世到2022年才徹底消除貧困,陳曦對于各地方上報的百姓都能吃飽這個回答一直是有所懷疑的,當然普遍性,乃至絕大多數正常家庭,在不遭遇到疾病的情況下,能吃飽吃好,陳曦還是信得,畢竟自己這么多年好歹也干了一些實事。
只是陳曦也知道,在這個時代,這種程度已經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這個時代的人,不會認為,因為疾病,導致自家頂梁柱沒了,導致自家吃不飽飯是國家的問題,甚至政府和官僚也不會這么認為。
在這個年頭,得病了,更像是一種命數,畢竟醫生在這個時代是非常稀少的存在,華佗和張仲景,甚至是羅馬來的蓋倫能混到生祠,除了按住了漢末的瘟疫,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于,中成藥的普及。
那十來種中成藥,熬煮之后,可以治療大多數的常規疾病,并且治愈率可以達到90%,很多秋冬季讓人完犢子的小感冒,靠著這玩意兒,外加熱炕和足夠多的糧食,是可以硬扛過去的。
但90%的治愈率,依舊代表著10%的人會死,只不過在古代得病而死這種事情太過稀疏平常了,隨隨便便一個小感冒,可能都會讓人完犢子。
這種情況甚至一直到新中國建立,有了抗生素的大規模使用之后,才算是好轉,在這之前,得病就有很大的概率死,不分你是什么出身。
想想到清朝,乾隆皇帝27個兒女,活到成年的只有14個,基本對半開的概率,就知道古代得病的死亡率有多高,就這還是皇家,還有著非常不錯的醫療保障,就這死亡率,普通人家什么程度,不言而喻。
故而疾病導致的貧窮在這個時代不會被計入到政府頭上,甚至在這個時代,一個人得病了,能恢復,那都是值得慶祝的事情。
陳曦的存在改變了很多東西,但陳曦也不是無敵的,兗州從劉備得手之后,到現在也就將將17年,人口頂著黃巾之亂,諸侯大戰,在最后一次桓帝統計的人口數量上增長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