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等人聽完皆是面露思慮,陳曦的問題很明確,但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會影響到之后百多年的社會。
選擇延長教育年限,且不說花銷直接加倍,也不說那些士子老師如何來,單說一點,隨著教育年限的加長,底層百姓將會真正學習到知識,這將會實際性的影響整個社會。
陳曦當前的教育模式對于已經執行了數百年精英教育的世家沖擊非常小,而一旦延長教育時限,真的由國家給百姓提供如同世家那種蒙學,中學,“大學”完整的教育,最多三代世家就跪了。
世家畢竟只占了百分之一的人口,就算智慧者的比例略高,但和普通百姓的龐大基數比起來,只有完蛋一條路可以走。
可以說選擇延長教育年限,會對于現在較為穩定的社會結構造成巨大的沖擊,導致當前的社會結構生巨變。
因而陳群等人第一時間便否定了延長教育時限,這幾乎是世家自保的本能。
至于第二種專業類型的教育,只進行基礎教育,讓百姓識字,懂簡單的數術,有繼續學習的基礎能力,然后教授給他們專業的生存技能,這種在這些人看來非常合適。
畢竟第二種對于他們的危險性明顯比第一種要低的多,雖說難免還有那種逆天之輩殺出來,但那基本屬于不可抗力因素。
“第一種很難達成,學生多而士子少,更何況百姓未必要的是這些東西,你之前不也說了他們對于生存技能更有興趣嗎?”這種時候自然只能陳群挺身而出了。
“問題是第一種可以制造大量的中層干部,讓整個組織架構更為合理。”陳曦皺了皺眉說道。
陳曦也知道第一種執行難度有多高,但是后面要攻占中亞,貴霜,如果只是簡單的打下來那沒什么問題,只要軍事強盛就可以,但是要將之經營起來,那么組織架構就免不了。
雖說陳曦沒有屠殺的習慣,但是陳曦絕對不可能將自己辛苦打下來的領土交給當地人管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一點陳曦是非常認可的,如此這般免不了需要大量的中層。
各大世家確實能抽調出來一部分勉強能用的中層,可陳曦不可能全用世家,也許以后可以,但是在一開始絕對不行,這樣就注定了陳曦必須要有大量成型的中層干部。
至于如何大量制造中層干部,陳曦所能想到只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純粹軍管模式,另一種就是擴大教育規模,延長教育時限,大規模的教育普及,普遍撒網自己培養出來的這么多中層文臣。
實際上這一招最大的問題不在于陳群等人所想的對于世家,對于社會制度的沖擊,而在于這些人憑借讀書當官了,后面的人怎么想這一問題。
這種情況一旦擴大成社會現象,宋明那種舞文弄墨,什么不懂就懂結黨營私,以黨爭為核心,不管國家死活的情況遲早生。
因為文臣的官位得的太容易了,繞過了軍功制度,避免了戰場的廝殺,使得這一條路看起來比另一條更安全,也更靠譜,更重要的是更容易,考試舞弊可比戰場拼殺容易的太多。
所以陳曦才會將之拋出來,因為這種延長教育的模式在當前確實不合適,而且各方面的弊端簡直多不勝數,陳曦只要腦子還在他就不可能在當前這個不合適的時間點選擇這個不完善的方法。
更何況這兩個選擇給在場諸人,這一個注定不可能選擇的選項,不就是為了廢物利用一下再騙點東西嗎,誰讓陳曦人手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