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川,你到底在怕什么,曾經有你的支持,我劉備才能有今日,難道你認為我劉備是知恩不報之輩?”劉備眼見陳曦縮了縮身子,有些抑郁的開口說道。
“這倒不是,玄德公這一方面還是可以放心的。”陳曦將茶杯放下,平和的說道,“我的理想確實需要一整個國家支撐才能做到,不過這大概也不僅僅是我的理想啊。”
“玄德公,超宗越祖的理想,您現在也才剛剛步上正規,真要說的話,差的還很遠。”陳曦平和的說道,“一分和一百分對于零分來說,同樣是超越,但是后者遠遠比前者更可怕。”
“我現在尚未到四十歲,我還有的是時間,只要所前行的方向是正確的,一分和一百分對于我而言只是時間的問題。”這一刻的劉備帶著強烈的自信看著陳曦。
“嗯,是啊,只要方向是對的,一分和一百份確實只是時間問題。”陳曦默默地點頭說道,“說來您為什么這么好奇我的理想。”
“因為你沒變過,現在得你和曾經虎牢關下的你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你的經驗在豐富,你的能力在加強,但是你的意志從來沒有變更過,從一開始到現在你一直很清晰很明確的朝著一個方向在邁步,從來沒有過迷惘。”劉備非常嚴肅的說道。
“這個怎么說呢,其他人迷惘的方向,或者懷疑是否會失敗,在我看來已經有了明確的結果,其他人尚且在需要驗證和總結的時候,對于我而言已經有了明確的結果。”陳曦隔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歷史長河下游的優勢一覽無余。
“你還是和曾經一樣自信到甚至都能稱之為自負,不過確實啊,站立在所有文臣最頂端得你,確實有資格自負。”劉備面上帶著一抹笑容感慨不已的說道。
“難道,直到現在,距離你的夢想還能遙遠?”劉備面色一轉,帶著好奇詢問道。
“遠嗎?”陳曦帶著一種思慮的口吻反問道,“好像也不遠,但同樣也不近。”
“不過從一開始我就未曾變更過這個理想,在我看來這是華夏為數不多的好機會,整個民族的骨血之中刻錄著尚武的精神,同樣這個時代具有無數的精粹,文武并重。”陳曦緩緩地開口說道。
“我當初一直很不理解,我們為什么要內戰,明明商周尚且明白諸夏一體,分封諸夏之民鞏固華夏,擴張華夏的版圖,明明我們的力量足以打出去,去國外擴土開疆,卻一個個的戰死在國內。”陳曦的眼中明顯的流露出一抹可惜的神色。
“后來等我做到這個位置,我懂了,或者說我本身就懂,只是曾經沒有掀開這個蓋子,而當我坐到這個位置的時候,很多事情一覽無余。”陳曦帶著一種深沉的無奈敘述著這些事情,而劉備則是默默傾聽,并沒有打斷陳曦這種像是回憶一樣的口吻。
“確實打出很難,行軍難度,水土不服,后勤保障,帝國極壁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但想想春秋戰國死在國內的文臣武將,死在國內的披堅執銳的猛士,真未必比打出去死的更多。”陳曦用一種悵然的口吻敘述著過去的東西。
“我可以修路,我可以提高田畝的產量,我可以完善基礎建設,我可以規劃建設,我能做到事情非常多,我自負我能為打出中原做好一切的后勤,但是我做不到扭轉人心。”陳曦帶著一抹無奈敘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