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輩子沈放是一個孤兒,出生才三天就被父母遺棄在滬上ZB區的一家孤兒院門口的臺階上。
沈放這個名字是夾在襁褓里的,寓意著父母對他已經放手。
在孤兒院長到16歲后就開始離開孤兒院自己出去闖蕩,做過飯店小工、搬家工人,沒錢時吃過一個月的開水泡面、也因交不了租被房東趕出在高架橋下睡過。靠著自己的毅力,最終獲得了成功,在滬上開了一家自己的廣告公司,并靠著一個匪夷所思的廣告創意獲得了“莫比廣告獎”,而在廣告圈子里聲名大噪。
正當他以為自己可以更進一步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將他徹底擊垮了。長期的營養不良加上飲食不規律,使得他早已透支過度的身體無法繼續——胃癌晚期。
心灰意冷下他放棄了治療,沈放將所有財產捐給了扶養自己長大的孤兒院。在自己35歲生日那天,從公司所在的寫字樓頂一躍而下。
下落的瞬間很短,但是人的思維可以很長,長到可以回想起自己這凄慘的一生,就像電影回放一樣歷歷在目,如果有來生,真希望自己可以活得簡單點,去好好的感受、觸摸、體會這個世界。
看著眼前的地面越來越接近,“砰”的一聲,“真疼!”,這是這個世界給沈放最后一個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最后的生日愿望被上帝收到了,沈放穿越了,穿越回了1986年,一個跟地球相似度的世界上,成為了華國一名剛剛出生的嬰兒。睜著自己模糊的小眼睛,仔細的打量著周圍人們,一名少婦臥在病床上頭纏毛巾而呻吟,這應該是母親;一名男子站在床前哈哈大笑,這應該是父親;一名中年男子坐在板凳上喜極而泣,后來才知道這是跟母親相依為命的大舅;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子同一名年齡相仿的婦女站在進門處,故作深沉但是也無法掩飾嘴角上揚的角度,這是爺爺和奶奶。這是沈放對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感覺,有家人的感覺真好,重生真好!然后大聲的叫了起來:“哇……哇……”這是沈放在這個世界上的初啼。
再長大了一點,沈放知道了這一世自己名字叫“金燁”,居然是出身名門。爺爺金世勛是前朝貴胄后裔,國內著名的畫家、書法家、滿蒙學研究專家,在燕京電影制片廠做領導工作,奶奶楊秀珍是已故京韻大鼓名家楊鳳鳴的小女兒,國家級表演藝術家,伯父金溢和父親金洛都是在國家機關工作。母親沈清怡是一個比較小資的滬上人,燕京大學醫學系畢業,跟沈放的父親金洛是燕京大學的同學,畢業后就留在了北京。
沈清怡家祖上應該算是紅色資本家,松江沈家是一個傳承幾百年的大家族,到姥爺這輩兄弟兩個,老大沈伯言解放前移居香江,姥爺沈仲毅留在滬上看守家業。歷經十年浩劫后,僅余大舅沈海洋攜幼妹、老母支撐門戶。改革開放以后,大舅憑著政府遣還的部分資產帶領沈家旁系重新開始創業,八十年代開始從一家小飯店起家,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已經成為滬上有名的商人了,并整合成立了“鴻海集團”,一家以地產、餐飲、連鎖酒店及稀土礦業為主的大型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