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超也感覺很不可思議,當年自己在燕京電影學院進修,和沈卉算是一起看著他成長,沒想到現在已經成長這么快,自己在國外幾年就掙下不菲身價。
沈海洋感慨道:“一家互聯網公司的10%股份投資4年就從500萬升值到12億美元,這中間的利潤也太大了。看來我們這些老一代的企業家也快要被你們這些小年輕給超越了。”
沈清怡看著兒子自信的神情,深感欣慰。從小這孩子就非常的懂事,別的孩子認為枯燥乏味的課外輔導班,這孩子也會甘之如飴。從小就跟一個小大人似的,當年他就是這么自信的對自己說他能照顧自己,讓自己放心的對話還猶在眼前。
“你這次回來準備干些什么?”沈海洋畢竟也算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在初感震驚后就想問問沈放以后的打算。這個數字對普通人來說算是天文數字,對他來說也就一般般,畢竟光他前幾年分家時給沈放的股份都有近百億。
沈放考慮了一下:“我準備在國內開一家影視制作發行公司,首先想投資50億用于院線并購,我在國外看過華爾街對華夏電影市場的專業分析,咱們國家的票房在未來五年里會逐步攀升。一線城市的院線已經趨于飽和,我準備著重開發二三線城市,畢竟院線與發行屬于影視行業的上游,占據這部分市場首先就可立于不敗之地;另外部分資金我準備投入國產影視劇的制作上,雖然這兩年國產電影整體來說有點走下坡,但是隨著國家實力的增長,大眾對娛樂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國產影片未來一定會有很大的市場。”
“影視制作也不要只投電影行業,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也可以考慮一下,可以跟我們番茄臺合作,畢竟我們也算是國內四大衛視之一。”韋超建議道。
“燁子,要不你投點在我的公司吧,不多2億RMB我算你20%的股份。”沈磊的影視公司主要是特效制作,他前后砸進去快有10個億了,經過五六年的發展,在行業內已經小有名氣,現在2億的投資占20%的股份,其實已經算是看在自家兄弟的面子上了。
“特效領域我了解不多,2個億我可以投給你,股份不要這么多,你給10%就行,咱倆抽空詳談。”沈放說道,這幾年沈磊多次前往米國就是采購設備、到各大特效公司挖人,沈放也多次參與到其中協助他。所以對他的公司也有一定的了解,現在按照他他的投入來說應該在國內影視特效公司方面也算是行業翹楚了,估值肯定在20億以上。
沈垚在鴻海集團現在做執行董事,對市場了解較多。在心里稍微估算了一下“現在二三線城市一家影院投資應該在1000萬左右,10億美金的投資應該可以收購不下于500家影院,有這個數量在國內也能排前五名了。”然后轉臉對沈海洋說:“濱海完達的王總現在也在大力投資院線,咱們鴻海是不是可以考慮這方面的投資力度。”鴻海的地產項目上完全不輸于完達,只是地產方面并不是鴻海主要產業。
“老大,院線方面你來找人幫燁子進行操作,以鴻海集團的名義進行收購,這樣在操作上應該會相對順利一些。然后用燁子在鴻海的股份將這方面業務置換出來,成立單獨的影視發行公司,由燁子來負責,以后鴻海在這個公司股份會逐步稀釋。鴻海現在攤子太大,應該把中心轉移到我們的核心業務上來。”沈海洋思索了一下:“國內這兩年經濟增長速度飛快,商業地產與酒店餐飲方面可以適當的增加投資力度。但是就像燁子說的一樣,不管什么行業都要占據上游,未來科技發展速度會日新月異,我認為應該加大稀土產業研究所與深城華威電子的合作,我相信在老孟的領導下,他們在芯片領域的發展快要出成果了,相信過幾年一定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我在國外也有一些人手,都是是專業的投資收購方面的人才,過一段時間會到燕京,到時候我讓他們代表我跟鴻海集團進行配合收購工作。”沈放對大舅非常感激,對于外甥,他已經做得足夠多了。由鴻海集團出面負責收購,可以避免許多地方勢力的小動作,在鴻海集團這個龐然大物的支持下,應該會加快院線的整合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