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涵沒有因為沈放打攪自己的思路而不滿,右手和沈放緊扣,左手端起咖啡,嗅了一下,分外的滿足。
“你說孤獨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醇香略帶些許酸味讓她心情平淡下來,
秦墨涵幼時有著疼愛她的父母,同學之間相處也很和諧,遇到困難時父親秦景山又會像一座大山一樣給她依靠,雖然在上戲期間沒有多少劇組找她拍戲,但是也不妨礙她和老師同學們進行和睦交流,就連步入社會,她也是遇到了梁卉這樣的引路人和沈放這樣的守護者。她根本無法從內心深處理解孤獨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這就是個人歷練的問題,拍攝《心花路放》時,王顯輝曾經跟秦墨涵說過:演戲如禮佛,有三個階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后來秦墨涵專門去了解了一下這句話,它原本出自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的《三重境界》。它講述的是三種境界,從懵懂到彷徨再到返璞歸真。這里面需要人生歷練,需要洞察世事,需要頓悟,更需要能夠直面內心。
秦墨涵現在還處于第二個階段,看山不是山,她在《重返二十歲》時,通過模擬老人,情緒帶入來進行感受那些自己未曾體驗過的心路歷程。
但是孤獨卻是她一直不曾碰觸,也不愿碰觸的一件東西,因為這不是她的東西,這是隱藏著沈放心里的那份情感。她曾經通過沈放寫的歌曲《需要人陪》對他這份孤獨略有察覺,所以她也是用自己的柔情來化解他的這份孤獨。
但是今天還沉浸在劇本中人物內心的她,不自覺的問了出來“孤獨是什么?”
問過以后秦墨涵就感覺有些失言,緊張的捂著嘴巴,看著沈放,生怕勾起他內心的那份孤獨。
沈放為秦墨涵這份細心而感動,送開握她的手。擁抱了一下她:“沒事,我已經走出來了。”
從沈放將老房子重新出售以后,自己就真正的走了出來,自己有家人,有愛人也有朋友,還有什么性需要自怨自艾的呢?現在就算是金洛出現在他的面前,他也能心平氣和的交流,就算是一個熟識的陌生人罷了。
來到鋼琴前,沈放給你秦墨涵說道:“我來給你彈奏一首鋼琴曲,我從十四歲開始創作的,一共三章,一直到現在才真正把它譜寫完畢。”
秦墨涵搬了一張凳子坐在他旁邊,雖然沈放懂得很多樂器,但是秦墨涵還是最喜歡看沈放彈奏鋼琴的模樣,她依然記得自己第一次對他心動,就是他彈奏《伊斯拉美》這首曲子的時候。
沒有琴譜,因為整個旋律都在沈放的腦海中,他先反向交叉十指,伸展了一下,活動雙手,這個動作讓秦墨涵忍不住笑了,當時第一次看到他做這個動作時,一直認為他是在裝模作樣。
沈放對秦墨涵的笑容翻了一下白眼,更讓她嬌嗔不已,在她將要舉手打過來時,沈放的雙手開始在黑白按鍵上活動了起來。一串輕快的音符讓她剛剛揚起的手又漸漸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