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按理說為家鄉修橋鋪路,這是有功德的好事,媽不該攔著,但是,有些話還是不得不說,”趙文慧的眼圈兒都紅了,“這些年來,家里也沒給你提供足夠的支持,讀個大學,自己還得辛苦打工,媽想起來心里就像針扎一樣。現在你有能耐了,能掙錢了,媽打心眼里高興,不是因為我們能沾你多少光,而是因為你自己不用再過苦日子了。可以像其他同學一樣,穿好看的衣服,用好用的物件兒,遇到喜歡的姑娘,也能大大方方談一場戀愛。媽就是希望你能像正常的大學生一樣生活,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繁重的工作上。你爸這個人,生就一副熱心腸,自己還沒什么能耐,所以一輩子活得憋屈。你身上其實也有他的一些影子,好在你能耐比他大得多,但有一點要記住,你是媽的心頭肉,媽永遠都不希望你為了別人委屈自己。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在保證不影響自己生活的情況下,才能幫助別人。”
“老媽您放心,兒子既然想做這件事,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你們和爺爺奶奶也是在村子里生活的,好橋好路,你們出門也方便不是?其次嘛,我做了這件事,村里人肯定會高看咱家人幾眼,這樣你們在村子里的日子就好過多了。雖然200萬不是個小數目,但兒子以后還能掙呢,我能寫一首歌,就肯定能寫第二首,對吧老媽?至于打工什么的,媽完全不必難過,苦難是年輕人最好的歷練,上天所有的饋贈,暗中都標好了價格。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和那些辛苦的經歷密不可分。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兒子長大了,有些事比媽看得明白。”趙文慧愛憐地摸了摸徐舟的腦袋。
沒過多久,徐家就擠滿了人,他們都知道徐舟回來要修橋鋪路的事情了。王建設修路,是因為那路都是被他破壞的,他應該修,而徐舟修路,是真正的功德。
村里面年紀最大的百歲老人胡老太爺也來了,作為村子里的人瑞,一般村里有喜事,要上門去請,他才會出席。今天沒人去請,他聽到消息自己就趕來了。
“咱們西街村,多少年沒有這功德了,追溯到上一次,那還得說是大清朝末年的事兒了,有個大善人,在外面發了家,回村修了橋鋪了路,功德碑還立在村口呢。寶城,你們老徐家養出真龍了啊,西街村第二塊功德碑,就要刻上他的名字嘍。”胡老太爺抽了一口旱煙袋,滿臉都是喜色。
“舉手之勞而已,老太爺言重了。”徐舟微笑著打了個招呼。
村民們紛紛跟著夸贊,徐寶城感覺這一生中,從來沒有這么光榮過。這份榮耀,是兒子帶來的,他內心清楚這一點。
籌建委員會的人都是村里比較熱心的小伙子,既然這事兒是徐舟出資,他們一致認為徐寶城最適合做這個項目的領頭人。
“你們最好和村支書打個招呼,讓他牽頭來做這個工作,哪怕是名義上。畢竟是官面上的人,有些事情還得他出面。”徐舟看過類似的新聞,村民在外面賺到錢了,回村修路,卻因為沒有向有關部門申請被罰款。
雖然村民們對孫為民比較反感,覺得這事兒拖了半年了,他也沒給辦成,如今村里有人自愿出資修路,這里面沒他半點功勞,所以都不想搭理他,但經徐舟分析了其中厲害之后,村民們才勉強同意了。
徐寶城給孫為民打了個電話,老孫一聽樂壞了,點頭如小雞啄米,表示一定會把手續辦地妥妥地,絕對讓工程合法合理地推進。
這件橫亙在心里好幾個月的事情終于辦妥了,村民們像過年一樣高興。徐家長子徐舟,做音樂賺到大錢,回村修橋鋪路的事跡,很快傳了出去。
得知了要牽頭西街村修橋鋪路的項目,孫支書開足馬力,很快就將審批手續辦了下來,當然,徐舟家兩塊宅基地的建房許可也一并辦下來了。
姐姐一家三口結束了臨州那邊的工地,也回來了。徐晴一見徐舟,頓時嚇了一跳:“臭小子,才走了一年,怎么跟換了個人似的?”
徐舟先把小外甥抱起來親熱了一會兒,送給他一整套變形金剛的玩具,小家伙興奮地抱著徐舟狠狠親了一口,然后跑到一邊研究玩具去了。
徐舟把宅基地手續往他面前一拍:“老姐,送你個禮物。”
徐晴還不知道此事,拿起建房許可,卻看到自己的名字,頓時一頭霧水。
“閨女,這是你弟送你的,這些年也苦了你了,把樓蓋上,一家人過幾天舒心日子,做父母的也安心了。”趙文慧抹了抹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