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幾個助手換上了一身厚的跟棉襖似的牛仔工作服,有拿工具箱的有拿量尺的,還有拿著電腦做數據記錄的,圍在了這臺節能機面前,討論起了拆卸的流程。
半個小時的討論,霍普森在一旁指導,兩個高高大大的助手小心翼翼,就開始了對這臺設備的拆卸工作。
“你們好好學學!霍普森先生難得來一趟,能學到的,可都是你們自己的。”羅曉紅就像一個長輩似的,指著自己的幾個手下工程師,一臉苦口婆心的樣子。
幾名工程師認真點點頭,這可是能造大型軍艦的牛掰人物,不需要羅曉紅說,他們也會看的很專注。
不到10分鐘,節能機的2個機殼,在霍普森的指導下,小心翼翼的被拆卸了下來。
可是,兩塊機殼落地后,露出來的機器機芯,卻是讓霍普森腦袋有點當機!幾個助手,也有些傻眼。
說真的,他們被這機芯零部件組合的特殊工藝給懵著了。
這工藝,就像是幾塊重疊的手機電路板,里面的零部件,全部鑲嵌焊接在一塊,也不知道什么材質的金黃色金屬板里,密密麻麻的管路,線槽,緊密貼伏在板面上。
而里面,竟然沒有一顆螺絲釘!
說真的,活了大半輩子,霍普森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竟然把電路板的思路,給搬到這么大一臺機器上來。
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可是,他卻不得不佩服制造這臺設備的設計師。
這緊密的工藝編排,井然有序,雖然結構十分復雜,但布置美觀,還十分合理。不可否認,霍普森自己也覺得,這樣的構造,確實很適合熱效應傳導。
但問題是,這整臺節能機熱量回收了之后,熱量,是怎么轉換為動能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節油系統,也是集成在這臺節能機中。
就是說整臺發動機的熱能量循環,還有油路,都會經過這臺機器,進行轉換。
霍普森覺得這個設計師的腦洞可是夠大的,一個高熱體,和油管布置在一起,就不怕隨時有爆炸的風險嗎?
但眼下,并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霍普森感覺自己的智商,有點不夠用,先排除這節能機的工作原理。看著這一排排焊接式鑲嵌的零部件,他竟然也下不去手。
因為若是要進行拆卸,他也不敢保證,就能完完整整的,把零件拆卸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