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戰船,迎著炮火和箭雨,靠近北岸淺灘,然后隨著吳三桂一聲令下,無數兵將躍下戰船,手持槍刀,紛紛怒吼著向北岸殺去。
“殺!!!”
這是真實的戰場,吳軍士兵沖鋒的那一剎那,無數羽箭咻咻落下,射倒了無數士兵。
炮彈在淺灘里落下,像頑童拿石子打水花一樣,實心的鐵彈,落下又彈起,擦著既傷,擊中則粉身碎骨,骨肉分離。
北岸還有一隊隊金發碧眼的羅剎國士兵,硝煙彌漫,噼里啪啦放著排槍。
一時間,慘叫聲此起彼伏,血水染紅了北岸淺灘。
然而即使如此,吳軍士兵也是咬牙怒吼,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向北岸發起了沖鋒,無數士兵倒下,又有無數士兵沖來,淺灘密密麻麻全是人影。
“發射!發射!”
淺灘戰船上,楊溢之身穿盔甲,昂首挺胸,指著前方怒吼。
在他周圍,是一條條裝載火炮的戰船,不斷裝彈填發,然后火把點燃引線,沉重炮身猛地一震,一枚開花彈便射向天空,在北岸軍營里炸響。
“轟轟轟~”、“轟轟轟~”
北岸肉眼可見的炸開一朵朵氣浪,無數血肉支離破碎,炸上天空。
真是一幕人間慘劇。
“殺啊!!!”
付出了無數條生命后,吳軍的先鋒部隊,終于沖上陸地,與清軍碰撞在一起,無數人流匯合,人人怒吼咆哮,神情猙獰可怖,屠殺著彼此。
這是最血腥的肉搏廝殺,刀劍槍矛相交,血花四濺,斷臂橫飛。
人類的兇殘性,在這一刻表露無疑。
廝殺在繼續著。
在無數炮火、箭雨的猛攻下,無數士兵失去生命,北岸怒吼連連,卻在清軍的控制中,吳三桂組織了三次沖鋒,無數士兵殺得沒了力氣,卻仍在堅持。
最終,日落夕陽,天地歸于黑暗。
吳三桂終于下令收兵。
翌日,炮聲響起,廝殺繼續。
就這樣,吳軍與清軍在長江兩岸擺開陣勢,每日殊死搏殺,周而復始,一直到康熙十六年(周啟四年)秋,吳三桂都沒攻下長江北岸。
此時雙方損失慘重,兵力銳減十余萬,兵將更是疲憊不堪,糧草輜重也耗費嚴重,吳三桂無奈之下,只能率師南返了。
第一次渡江戰役,就此宣告失敗!
……
南直隸,金陵。
年關悄然而過,來到了康熙十七年(周啟五年)。
去年秋冬,吳三桂一直在整軍備戰,征集糧草,準備繼續渡江北伐。
年關一過,整個江南彌漫起一股戰爭的氣氛,吳三桂也是每日召集心腹大將密謀,看如何攻克北岸清軍,定鼎中原,一統天下!
然而就在三月初春的某一天,吳三桂突然病重了。
張信心里一沉,連忙前去探望。
此時,吳三桂已然癱臥在床,一張紫膛臉精氣盡失,眼里有著深深的疲憊,整個人虛脫了一圈,張信見到他時,也是不由吃了一驚。
張信招來太醫一問,才發現吳三桂是焦慮過重,肝火燥盛,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