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噎嗝嗎?
張信內心一顫,遍體發涼。
因為歷史上,吳三桂正是因為這種病去世的!
可怎么會?
歷史上的吳三桂,是因為戰事不利,天氣燥熱,方才得了這種病,可現在呢,金陵都已經攻下了,江南半壁江山在手,吳三桂還有什么可著急的?
很快,張信知道了原因。
吳三桂想要稱帝了!
也不知是他原本的想法,還是病情加重的原因。
康熙十七年(周啟五年)四月,吳三桂病情稍好,便讓周啟帝禪位于自己,然后率領文武百官在南京,舉行稱帝加冕典禮。
定國號為“周”,改元昭武,稱“大周昭武皇帝”!
嶄新的一頁,開始了!
……
由于吳三桂病重的緣故,第二次渡江北伐的計劃就被擱淺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南京皇宮,包括北方那位青年皇帝亦是如此。
張信作為太子,更是每日侍奉在帝前,一邊伺候吳三桂,一邊在夏國相、方光琛、郭壯圖、李西華等謀臣將領的輔佐下,處理軍機要事。
與此同時,隨著吳三桂病重,天下情勢再變。
不僅北方清廷獲得喘息的機會,暗自彈冠相慶,一面征集糧草、加練兵馬,一面拉攏吳三桂手下部將,制造輿論聲勢。
就連吳三桂各部將,還有耿精忠、尚之信、孫延陵等人,也是態度曖昧起來,每日召集黨羽商議密謀,紛紛請辭回到封地。
張信心情沉重,不斷派人監視,并命吳國貴、楊溢之監視各大軍營,一旦發現有人叛逃,或與清廷密謀,便按“叛國罪”論處,殺人滅族。
就這樣,恍恍惚惚來到了康熙十七年(周啟五年)的八月份。
八月十八日,吳三桂回光返照,招來張信、吳三枚、吳應麟、吳應期等皇族,又招來夏國相、郭壯圖、胡國柱、方光琛、張國柱、耿精忠、尚之信、孫延陵等文武百官。
當著眾人的面,顫顫巍巍的握著張信的手,深切囑咐道:“太子,朕把天下交給你了。你要勤于政事,不辜負朕的厚望。”
張信泣然慟哭:“父皇,兒臣知道了。”
交代完張信,吳三桂又看向夏國相、郭壯圖、胡國柱、方光琛、張國柱等心腹部將,微微笑道:“眾卿家,朕把太子交給你們了,你們要好好輔佐他。”
“微臣謹遵圣意。”夏國相等人也是長淚橫流,滿面悲戚。
然后,吳三桂看向耿精忠、尚之信、孫延陵等人,笑道:“趙王、燕王、韓王,你們三位隨朕起兵數年,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只可惜,朕卻不能帶領你們北伐中原,見到天下一統的那天了。朕對不起你們吶。”
耿精忠、尚之信、孫延陵三人亦是慟哭道:“陛下,臣會輔佐太子,替陛下完成此愿的。”
吳三桂欣然頷首,笑著點了點頭。
“你們出去吧,太子留下。”
夏國相等人旋即起身告辭。
待眾人走后,乾清宮里便只留下吳三桂、張信父子二人,吳三桂交給了張信一個金匱,里面是這段時間,吳三桂針對天下形勢及手下部將整理的心得。
有出兵計劃,也有對某些武將官員的安排,全都寫的很詳細。
若是流傳到外面,定然叫人心驚。
因為名單上幾個“可殺”的人員,名字竟是那么熟悉!
緊接著,吳三桂又囑咐了幾句心里話,張信全都含淚點頭答應了,然后外面宦官才傳來一聲:“陛下,陳妃娘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