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瀚文娓娓道來,剛才的學校領導說道:“那這,再加上其它開支,一年近十億支出呀,很難從產品上收回成本吧。”
楊瀚文繼續解釋說:“是的,但這一步必須走,我們目前計劃一年三部作品,如果委外制作,以我們苛刻的要求,可能不止花這么多錢。”
跟隨的院領導和幾個學生會的學生,聽著介紹,感覺太震撼了,這里可是人才聚集地呀。
一千人部門中,就包括五百人精英計劃,畢竟不是什么工作都需要精英,一些簡單的工作,一般人都能應付。
其中近百人將是國際名牌大學畢業多年的精英級別工程師。
一千人的動畫部門,包括五百精英,除去之前招的四百人中大部分人能力比較差,計劃新招的五六百人,執行精英人才計劃。
校招一百人,本科生占50%,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占一半。
社招四百多人,其中一百人是國際行業精英,三百人是國內行業精英。
這段時間,搞得國內行業的公司怨氣極重,但他們很無奈,神石集團給的工資比自家公司高30%以上,福利待遇更是沒法比,再加上分紅,說不心動才怪。
就連一個數百人動畫公司的一個技術副總都跳槽過來,原以為能當一個經理,但看到這么多同事比他強,這么多國際行業精英,最終只做了一個組長。
管理層一半是老外,一半是國內人員,各占半個山頭。
過來跟隨老師調研的幾個學生,感覺能在這樣的公司上班,哪怕做個掃地的都愿意。
S坦福大學、麻盛理工學院、普林S頓大學這些理工科非常牛叉的精英,而且還是多年篩選出來的行業精英,光挖這些人,花了不少錢,獵頭年薪的20%費用,還有人才本身的簽字費和安家費,跳槽損失費等等。
但是,陳石毫不遲疑就砸錢了。
這些老外原本是不愿意來華國的,來的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有些在原單位很不得志,再加上陳石開薪比原單位高30%以上,甚至達到100%,而且華國生活成本相比他們國家來說非常低,實在心動了。
如果是十年前,國內環境差,估計老外不太愿意到華國創業。
如今華國就是一個神奇的寶地,也令他們向往。
就比如在國內上班的某某,月薪是一萬,如果出國工作月薪能達到一萬五,而且各種生活花費公司都承包了,如果單身的話,估計也會心動的。
一萬五如果不行,那開到兩萬呢?
干一年存下的錢,相當于國內三年。
如此解釋,老外來國內工作也很正常。在一些城市,比如申城,老外就非常多。
只是大家在蓉城見得少了,覺得好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