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鄭部長說完,他連忙說道:“請部長放心,我們知道錯了,明天就登報道歉,保證能恢復市狀元的名譽。”
“誒,老付,你這就不對了。”
鄭保衛語氣和緩地批評道:“民國報人史量才說過:報有報格,人有人格,身為報人,要不畏上、不唯下、不為錢,只唯實,怎么能因為我一句話就改口呢?”
付紅旗暗暗撇嘴,時代不同,國情有別,辦報的宗旨當然也要適當的調整,聽話才是最重要的,不然我能穩穩地坐在總編的寶座上?
“部長,我明白了,不知道王縣長有什么要求?”
按照級別,王縣長與部長都是正處,自己這個總編才副處,搞新聞的,消息最靈通,這位王縣長上面有關系,前途不可限量,付紅旗不得不小心對待。
“剛才人家王縣長說了,既然你們報道錯了,那就把正確的新聞報道出來,人家王縣長表示真金不怕火煉,歡迎你們報社的記者親自下去采訪,市狀元究竟是不是投機倒把犯,一切用事實說話,而不能用一些假大空的消息來糊弄人。”
付紅旗點了點頭,“部長,我明白了!”
王縣長想要一些版面,希望報社集中報道一下丘山縣政府在文教上的成績。
報社有錯在先,這點面子該給!
當天,林州日報的記者就到了綠嶺。
記者同志本來打算隨便寫寫應付一下子就了事,可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
經調查發現,綠嶺中學在本次高考中大放異彩,一共一百二十多個考生,竟然考上了40多個大學生,上線率35%。
文科更是兇殘,六十多個考生竟然靠上了三十四個大學生,50%的上線率。
“這...這簡直是奇跡!綠嶺奇跡!”
付紅旗看到了記者交上來的稿子之后,嚇了一跳,這尼瑪也太猛了,這個新聞一定要報道,他安排了四分之一個社會版面報道了綠嶺奇跡。
“市狀元這么可憐啊!”
“一個山里的中學考這么好,比交大附中還好啊,這是要上天啊!”
“高考上線人數翻了十倍,嘖嘖,好一個大衛星吶~”
綠嶺奇跡之事登報后,引起了熱烈的反響,西川日報、中國教育報先后轉載。
綠嶺中學瞬間從一所普通的中學變成了西川名校,綠嶺這片誕生奇跡的地方,也成了一方熱土,引得許多記者前來采訪。
在采訪中,記者們從老師同學們的口中知了一件事,綠嶺奇跡與一個人息息相關,沒有這個人,就沒有綠嶺奇跡,那個人就是市狀元顧猛。
.....
華夏教育報的記者在教室里對顧猛進行了一次專訪。
記者:“顧猛同學,恭喜你在本次高考中取得了全省第三的好成績。”
顧猛:“謝謝!”
記者:“你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嗎?”
顧猛:“首先我要感謝我們的國家,感謝改革開放,因為我生活在一個強大的國家里,才有上學的機會,因為改革開放,我才能吃飽穿暖,安心地讀書;
其次我要感謝學校,感謝我的老師們,感謝我的同學們,因為他們的幫助,我才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