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士兵,我要做的是如何讓自己在戰爭中活下去,而不是寄托希望于縹緲中。”
盡管沒有等待鄭英奇的長篇大論,溫特斯略顯失望,但他還是接話道:“好吧,雅各布的話有些沉重,但態度很不錯——先生們,這場戰爭,不是我們挑起來,但什么時候結束,卻應該由代表著正以的我們來決定,而不是由德國人來決定,他們掀起了這場殘暴的戰爭,讓無數的國家和人民陷進了苦難中,蹂躪著無辜的人民,那么,憑什么讓他們來決定什么時候結束戰爭?”
“難道像上一次的戰爭一樣,他們放棄他們的國王,然后宣布投降就結束嗎?然后,等他們舔舐傷口一段時間后,再一次掀起一場戰爭?”
面對溫特斯的質問,E連的大多數人都沉默了起來,他們的父輩,參加了不到三十年前的那場戰爭,而他們,在多年后,沿著父輩的步伐,跨過了大洋,再次登陸歐洲,又進行著另一場依然由德國人主導的戰爭,難道……多年后,讓他們的后代,再一次沿著父輩和祖輩的腳步,再才涉足這該死的戰爭嗎?
韋伯斯特中士激動的喊道:
“對!我們應該讓德國人知道,什么叫戰爭!他們既然敢決定掀起戰爭,但什么時候結束,就得由我們決定!”
“我們不能讓德國人輕易就宣告失敗,不能讓德國人輕易就保留下戰爭的底氣!我們應該像德國人一樣,把他們加注在各國人民身上的苦難,讓他們自己品嘗到!我們得讓德國人知道,什么叫戰爭!”
“戰爭——戰爭就是在德國人的村莊里、城鎮里戰斗!戰爭就是他們的人的尸體,遍布他們的城市和村莊!戰爭,就是讓他們的房子變成廢墟,就是讓他們的家畜變成我們的食物,就是讓他們的尸體,在破敗的城市里不斷的腐爛!”
“就是讓這些苦難,不斷在他們的本土上演!這場戰爭結束前,必須要讓德國人品嘗到失敗的代價!”
“絕對不能給德國人留下相對完整的國力和對復仇的渴望——我們上一次這么干的,然后,他們復仇來了!這一次,絕對不能像上一次一樣輕輕的放過德國!我們需要讓德國人明白一個道理,當你發起戰爭的時候,你就得做好失敗的準備——而失敗的代價,就是品嘗到所有你們加注在別國的苦難!”
“我們,也絕對不能像父輩那樣,參與了戰爭,卻把戰爭的火苗,又保留了下來——我們的后輩,絕對不能像我們一樣,重臨這該死的戰爭!為了我們的后輩,我們也決不能輕易結束這場戰爭!”
韋伯斯特和吶喊,讓E連的所有人震動。
是啊,他們總想著消極的結束戰爭,卻沒想過未來——如果未來,他們的子孫還要走他們的老路,那他們所在的這些,又是何必呢?
“對,絕對不能讓德國人好過!一定要讓他們品嘗到戰爭失敗的代價!”
諸多的士兵吶喊了起來。
溫特斯沒想到韋伯斯特會有這樣的認知,這一段吶喊,徹底的驅散了籠罩在E連頭上的僥幸也讓他們對這場戰爭,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也有了一個明確而又偉大的目標。
E連的所有人都很激動,唯有鄭英奇,卻冷漠的要命。
是啊,這場戰爭,終究按照韋伯斯特希翼中的結果結束了,可是,他們的祖國呢?
這場戰爭,因為他們的不斷付出,卻奠定了美國的霸權,然后,就有了世界警察插手各國事務、挑起戰爭、進行戰爭的種種——屠龍者最終變成了惡龍!
他們的國家,變成了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樣子,而他們的子孫,卻在國家的號召下,在全世界的角落,維護著他們可笑的普世價值觀……
而戰爭,卻成了他們國家的——家常便飯!
再對比下韋伯斯特吶喊著說出了這番話的樣子,突然間,鄭英奇覺得,太特么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