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為什么笑,因為這個東西當年就是北海新軍的一年級新生教材中的一部分,而那東西是宋北云在十七年前寫的
也就是說他們宋大人的軍事思想領先了敵人整整二十年,對方最優秀的軍事戰略家也需要在得到啟發之后才能撰寫出來,而宋大人在近二十年前就已經把這些道理闡述清楚了。
雖然他說是抄的一個偉人,但天下兵法就那么多楊文廣可沒有見過別的人這么說。
現在亞洲軍就是以這個模式在行進的,以戰養戰,每打下一塊地方就開始搞建設搞貿易,后頭那一群嗷嗷待哺的商隊很快就會沖過來,要物資有物資、要人力有人力。
沒錢沒關系,抵押貸款、分期付款,甚至是期貨,啥都整上了。就這樣,亞洲軍所過之處,一片繁華。
甭管是表面繁華還是實際繁華,就問是不是發展了當地經濟吧。大宋的租借法案也是相當的給力,雖說是有租有借有買賣,但因為技術門檻擺在那,剪刀差收割了人家,人家還感恩戴德。
雖然大家都不傻,但問題是這本身就是買賣嘛,即便是他們知道這樣做生意多少會吃點虧,但總比被鐵十字惡魔拉去做肥皂要好多了吧
而且那邊做生意也還算挺公道的,比如某個項目沒有談攏,他們還會拿出其他的項目來供人選擇,哪怕都沒談成,他們也不會用軍隊來進行強買強賣,大不了就換個別的項目來就是了。
生意嘛,賺錢,不磕磣。
不過大宋的項目一般是歐洲這邊難以拒絕的,糧食、輕工、舟橋、住建,這都是重建家園所必須的。想要人家門前三包就多出點錢,想要自己動手就在人家買點工具材料,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戰爭進入到第四年,大宋終于扭虧為盈了戰爭帶來的虧損已經完全被貿易帶來的收益給覆蓋掉了。正式進入了良性運轉模式,而根據估算,未來三十到五十年,貿易額會不斷刷新紀錄。
但相對于歐洲解放區的游刃有余,鐵十字惡魔那邊可就有點難受了。
現在亞洲軍已經干到了多瑙河畔,維也納眼看就保不住了。
隨著戰爭的進程,歐洲軍的縱深空間越來越少,敵人卻越打越多你敢信因為許多歐洲本地人居然也加入了亞洲軍干他們,原本八十多萬亞洲軍,但經過幾年的戰爭,現在人家一百二十多萬人了。
更關鍵的是那些加入亞洲軍的歐洲人恰恰是作戰最兇狠最不留情的那一群人,他們真的是那種紅著眼打生死仗的架勢。
現在兩軍打仗,歐洲軍最害怕聽到的就是對方的沖鋒號,只要沖鋒號一響,對面就會有無數不要命的家伙端著槍直接騎臉,更關鍵的是這些不要命的大部分都是歐洲本地人。
亞洲人甚至都不如這幫家伙兇狠,真的是戰斗意志直接拉滿,完全不給對面活路也不給自己活路的打法。
他們肯定不明白什么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些加入亞洲軍的歐洲人就是為了報仇去的,仇恨讓他們化身成了戰場上最恐怖的血色閃電,被亞洲人俘虜是能活下去的,但要是被歐洲軍團俘虜,死那已經是最舒服的方法了,只要是亞洲軍里的歐洲軍團所參加的戰役,基本上都沒有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