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訴你們,我是從廬州邊的一個小山村中走出來的,我無父無母、無依無靠,我要感謝當年的科考改革,讓無數我這樣的人能夠有機會走出大山出人頭地。我有一個信念,就是要盡必生之力來讓更多的人能夠擁有這個機會。”
“但事與愿違,因為有人不愿意,他們希望他們的子嗣永享富貴,希望他們的家族繁榮昌盛。”
“年輕的兄弟們啊,我們的面前站著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民族呀,那是一個在屈辱中掙扎的民族!南北朝我們輸了,他們跑了,他們仍是富貴人家,仍是花團錦簇。而我們的婦孺淪為他人的盤中餐,他們不以為意,時至今日仍在傳頌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大唐輸了,他們又跑了,他們依舊是高枕無憂仍然是高高在上,而我們呢?我們遭人侮辱、遭人欺凌,二十四年來,我們從未有過像今日一般充滿志氣,一百四十年來,我們從未像今日一般充滿朝氣,上溯至一千五百年,我們也都沒有如同今日一般充滿希望!”
“而恰恰是今日,他們在圍堵、在逼迫、在造謠、在污蔑,他們在阻擋一切這個民族復興的可能,只是因為所有的新事物都會讓他們不再獨享尊貴。”
“無恥啊!無恥!!!”
宋北云在此處摘下了頭盔,甩了甩已經紛亂的長發,停頓了大概十秒后他突然加大了音量:“但他們的無恥,恰恰是你們的光榮!正是因為你們逼迫他們,正是因為你們在威脅他們。無數知書者出現了,無數優秀者出現了,他們再也不可堵塞那條向前之路了,于是他們怕了,他們膽怯了。于是他開始使用他們常常使用的伎倆,想讓你們望而卻步,想阻止你們前進的腳步。”
“如果說我宋北云是挖了他們墳掘了他們的墓,那他們難道不是在斷我華夏的根嗎???”
“既然他們要斷我的根,那這個墳我便掘了!”
宋北云說到這重新穿戴好了頭盔,將腰間佩劍抽了出來插在了面前的地面上:“今日,我戎裝加身,不是為所謂造反。而是為了一場戰斗,為了一場能讓此生不悔的戰斗,為了一場讓子孫后代都能站起來的戰斗。即便生死未卜,也絕不偃旗息鼓。”
“千年暗室,有燈則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此去若是不回,還望諸公能砥礪前行,勿忘肩負之使命,重振我中華之榮光,將勝利之旗幟插遍世上每一座高山。”
說完,宋北云跳下臺子向外走去,在所有人目光之下,他腳步沉重而緩慢。
人們主動為他分開一條路,熱血沸騰者滿腔怒火,多愁善感者熱淚盈眶。
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人跟在了宋北云的身后,他們將手中的扇子扔去一旁,默不作聲的緊隨著宋北云的腳步。
滿眼都是年輕的面孔,滿眼都是堅定而憤慨的書生意氣,原本一人之行,來到皇宮之下時卻已是人山人海。
皇宮高聳,巍峨如山,但即便是高山在這如浪潮一般的人流面前也顯得渺小不堪。
侍衛不敢將槍炮對準莘莘學子,但卻也不敢讓他們再往前走上半步。
宋北云從身上取下一張白布,咬破了手指用血書寫下改革方案,血干了,他就再咬破一個。最后十個指頭都破了但卻仍寫不完。
而這時,從他身后遞上了一個小碗,碗中竟是大半碗艷紅鮮血。
當血書完成之時,趙性出現在了城墻之上,他盯著宋北云,眼中有淚光閃動。因為宋北云走了對手會走的路,但逼宮終究是要受到法理之懲處的,如果宋北云輸了,他就完了。
即便是皇帝也絕無可能保得住他。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但趙性看到的卻是這個混蛋仰著頭朝他伸出了大拇指。
“官家!請改革!”
宋北云一聲呼喚,身后學子齊聲高呼,聲浪震天。天空的陰云似乎也被這聲浪震懾,開始緩緩消散,露出春日里湛藍的天空。
“官家,請改革!”